人文学术期刊的国际化之路

粤海风 / 2017年08月03日 07:54
周乐诗人文学术刊物的国际化问题是近年来人文学界的一个很大的焦虑,因为这是中国人文学术界开展国际交流的一个重要的指针。“学术期刊的繁荣是与整个知识生产体制的成型和建制化息息相关的。”【1】如果我们的人文

电影

周乐诗

人文学术刊物的国际化问题是近年来人文学界的一个很大的焦虑,因为这是中国人文学术界开展国际交流的一个重要的指针。“学术期刊的繁荣是与整个知识生产体制的成型和建制化息息相关的。”【1】如果我们的人文学术刊物都是闭关自守的,那么我们的学术交流很难有对外畅通的交流渠道。尽管我们的学者和学生已经获得大量的与海外学界学者的交流机会,但是如果他们的学术成果,特别是一些高质量的学术成果,不能被众多海外学者看到,那么学界交流的局限是显然的,中国学者的成果就不被重视,中国学者的地位就不能确立,对中国人文学术的评价也就不可能客观和公正。中国人文学界为此焦虑,近年来也做过不少努力,但收效尚不明显。症结何在?应该如何做,才能更有效地提升人文学术刊物的国际化影响力?本文尝试指出一些问题,并以所在的《中国比较文学》杂志为例,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

一,人文学术刊物的国际化被指标化

之所以提出人文学术刊物要国际化这个问题,说明我们现在的刊物还没有国际化,或不够国际化。刊物作为一个学术传播和交流的平台,显然它的平台必须具备国际化的水准,才能成为国际化,因此,如何搭建一个国际化的平台,成为很多刊物实现国际化的着眼点。所以,推进学术刊物的国际化,通常的思路,就是找出国际化的一些指标,然后去加以实现。比如,有的人总结说:“ 学术期刊国际化要求学术期刊顺应学术国际化的 潮流, 在论文作者、 编委成员、 审稿机制、 传播范围这四个基本方面面向世界, 努力成为一个 世界性的公共学术交流平台。”【2】一系列学术刊物的国际通用规则,成为刊物向国际化方向努力的参照目标。近年来,许多人文学术刊物已经在这方面做了很大的努力,在编稿、审稿、排稿和出版发行等方面,都试图和国际接轨。

这些努力有很积极的意义。十多年前,国内的人文学术论文常常连格式都不规范,参考文献引用作品没有系数列出,尊重原创和尊重知识产权的意识还不强。在借鉴国外学术出版规范的基础上,国内也出台了一系列出版规范,在加强文本编辑格式规范的同时,也传播了对知识产权尊重的观念。目前,学术规范已经成为学者为文和编辑编稿的自觉意识。大多数人文学术刊物完善了中英文目录、摘要和关键词,以利于文章主旨在非中文读者中的传达,起到提示和引导进一步阅读的作用。

在本世纪初,众多人文学术刊物还开始仿效国外学术论文审稿惯例,实行同行专家双向匿名评审制度。这一举措对于保证文章遴选的公正性,杜绝人情稿、关系稿,提高学术刊物的质量,起到了很大的提升作用。这一措施也规范了众多学术刊物的审稿流程,保证了三审制度的真正落实。不唯名气,只看质量。

在编稿和审稿机制的国际接轨完成后,众多刊物瞄准国际知名检索系统,如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和艺术与人文科学引文索引(A&HCI),力争在出版环节全方位实现国际化。这一努力甚微艰苦,但也有个别刊物通过繁琐和艰苦的运作,实现了目标。这也激励了更多的刊物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有些杂志还积极和国际著名出版公司合作,争取进入主流发行渠道,提高刊物在国际学术界的知晓度。

通过遵循国际通用标准,建立更加合理规范的编审和发表出版的流程,对于学术刊物自身的建设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也是推动学术刊物走向世界的必要准备。但是学术刊物自身建设和国际接轨的努力,并没有在刊物的国际影响力方面有本质的提升。这是毋庸讳言的事实。问题出在哪里?最明显的一点就是,我们一直努力地把我们的文化送出去,把我们的学术成果推出去,但接受方却并不积极。我们无法忽视文化的势差的存在,我们在国际学术界被强势文化压抑和排挤的情况客观存在。

二,文化势差引出中国文化走出去

文化的势差有時会引起弱势文化的自卑,以为这是我们缺少一流学者、缺少高水平论文所致,虽然这一情况确实存在,但是并不尽然。至少在人文学科,我们知道,在历史上,中国文化曾经影响了世界文明的进程,影响了异域诸多文化种类的形成或改变,这种例子不胜枚举。欧洲曾经持续了两个世纪的中国热,中国的文学艺术思想从各个方面启发了西方;中国的文字曾经为庞德带来灵感,促成了西方意象诗的产生;老庄哲学也曾影响西方哲学和文学精神的形成。虽然中国当代人文学科在国际学术界尚未取得深远影响,但是携带着中国文化因子,它具有独特的民族特性和言说优势。

当然,文化的软实力往往和国家的政治经济等硬实力相关,话语权对于学术影响力的掌控是至关重要的。我们不得不承认,目前我国在国际学术界并没有多少话语权,但也并没有被漠视,中国这样的政治经济大国在文化建设上的动向,是被世人所关注的。中国当代的人文研究和文化传播,正面临一个良好的契机。但我们必须承认文化势差的存在,比如有影响的出版机构并没有主动合作的意愿,这和他们传播对象的接受度相关,如果不能让境外学者对我们的研究成果感兴趣,出版机构也不会有很高的合作热情。所以,中国文化和中国学术的主动走出去是很有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如何让别人愿意接受你。

有一种通行的看法是,语言障碍阻碍了我们被接受,所以,我们应该增加更多英文文章的比例。实际上,如果是以中国作者和中国读者为主的刊物,全英文并无必要。即使办一本全英文的杂志给外国学者看,仅仅因为没有语言障碍他们就愿意接受你吗?这样的尝试并不是没有过,新中国成立后,官方所办的《中国文学》杂志和熊猫丛书等,都是全英文的刊物和读本,以境外读者为主要读者对象。虽然政府在人力物力上投入巨大,但接受效果并不理想,甚至有时候还起到了反作用,引起境外对于政府意识形态宣传的反感。【3】这种做法应该成为教训了。在我们的视野里,也有全英文学术杂志在努力进入世界学术视野,且不论语言是否都地道,目前来说学术影响恐怕是相当有限的。这样的刊物中国读者因为语言的关系会减少,如果还不能争取到英文读者,难免两头都无法顾及。

目前也有一些刊物邀请了一些国际知名学者担任编委,但他们并不参与实际的组稿和审稿工作,并没有为刊物带来国际学界一流的论文,也没有组织和国外学者共同讨论一些大家共同感兴趣的话题,进行交流和思想的碰撞。这种国际化的点缀,并没有带来实质性的文化交流活动的展开。现在很多国际会议也有这个问题,仅有几个国外学者参加,或者国外学者就是从国内出去的任职海外大学东亚研究所的华人教授,对中国学感兴趣的海外汉学家。他们通常关心的问题和国内学者比较一致,交流起来比较缺少跨文化的冲突和碰撞,这种交流常常并不能起到不同文化互参互证或互相启发的作用。如果只关心完成了多少国际化的指标,很难避免靠刷数据制造文化交流的繁荣,比如开了多少国际会议,发了多少全英文文章,但其实制造了一些无实质意义的交流假象。这是片面强调国际化的指标可能带来的弊端,是需要加以警惕的。

三,不忘初心,提升中国学术影响力

我们在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时候,可能过多关注了应该采取的手段,而忽略了我们真正的目标是让中国文化获得世界影响力;在推进人文学术刊物国际化的进程中,可能过多关注了刊物的国际化装备,忽略了国际化的真正目标,即通过学术刊物的国际化,提升中国学术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力。事实证明,国际化的装备并不能保证我们就可以成为国际化的杂志。仅仅从刊物的学术规范、刊物的语言载体、刊物的发行渠道等方面和国际接轨,并不能完成刊物的国际化。关键还在于我们可以有什么样的文化成果,奉献给世人共享;以及用什么方式,让别人接受。正如周虹所说:“中华文化能否跨越障碍迈出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能否将自己的优秀文化产品卖出去。”【4】

其实比较文学研究的发展路径,可以为我们在人文学术刊物国际化方向努力中提供一些启示。比较文学的第一阶段主要在法国,以影响研究为主,因为法国人当时有一种文化大国的心态,把文学和文化看作输出和输入的文学贸易;第二阶段主要在美国,美国学人建立的平行研究,扭转了文学和文化之间的不平等趋势,试图以一种互识和互证的态度,进行跨文明的平等交流和对话。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也经历了主要以接受域外文化影响的国际文化交流阶段,这是弱势文化通常需要经历的过程。这也是这些年来各级各类学校英语专业发展特别迅猛的原因。以英语为业的职业,基本上是从事各个层面的语言口译笔译服务,而且绝大多数是将国外先进的技术和文化介绍进来,这些工作极大地有助于中国在各个方面的现代化的推进。新世纪以来,中国的硬实力和软实力都有所增强,国人已经不满足于科技文化的单向输入,总跃跃欲试改变这种不平衡的态势。但是,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的落差很难在短时间里消除,文化的输出输入关系也很难在短时间里扭转。科技的自主创新,和文化的对外输出,都是很好的理念,但是需要扎扎实实的研究和假之以年的长期积累,并不是一厢情愿把我们认为好东西输出去别人就愿意接受的。

近年来,由政府策划的一些文化对外输出项目,由于选题不考虑西方的接受度,翻译不地道等原因,做得并不成功。平心而论,我们自己在文化交流中,做到了平等看待吗?我们是不是常常首先带着价值高下的判断,在接受或拒绝呢。我们在接受西方人文成果时,有没有对于自身文化的比较和反思呢。以文学为例,这种弊端可能比较明显地表现在像外国文学这样的学科,我们比较热衷于翻译和介绍,所谓的外国文学研究,常常是在翻讲外国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其结果是,我们对于外国文学的讨论和研究,只能在国内学者之间进行,很难和国外学者平等地讨论,因为你没有新的内容可讲,尽管我们的很多学者已经很熟练地掌握了西方那套理论话语。比较文学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这种单向输入的思维缺陷,通过跨文学和跨文化的镜鉴和烛照,使得彼此的文明获得了新意和新见。这也是比较文学的平行研究可以给予我们的启示。如果一直停留在影响研究阶段,只是单向的文化输入,很难有平等的对话可言,更不可能去获得自身对他者的影响。

但是,目前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呼吁,虽然是反映了国人要让中华灿烂文化平等地融入世界的迫切心理,但在很多方面还没有做好水到渠成的准备。这就像比较文学界有不少中国学者提出,比较文学的第三阶段将由中国学者主导,文学进入了互补和互动阶段。有些直接提出了比较文学的“中国学派”一说。但是中国学派的提出已有二三十年了,迄今并未得到国际比较文学界的公认,虽然文学间的互动在这些年确实活跃了不少。有很多中国学者也提出,不忙着先树旗帜,建立中国学派,到了中国学者的学术积累真的达到了世人公认的高度和厚度,学界自有公论。作为为这样的目标做铺垫做积累的学术刊物,我们也不必急着标榜自己的国际化和国际影响力,而是应该扎扎实实地引导学术研究,以国际视野,做好中国的文学文化研究。不忘初心,我们推行文化走出去的战略,根本目的在于让中国文化和中国学术能够无愧色地立于世界学术之林。

四,《中国比较文学》杂志的一些实践

从提高中国学术的国际影响力这一目标来看,中国的跨文学和跨文化研究,应该坚持中国的原点。以《中国比较文学》杂志为例,虽然比较文学作为跨文学文化的研究,是可以包括外国文学之间的关系研究的,但是《中国比较文学》杂志从初创起,主要刊发和中国有关的文学文化研究文章。通过30年的积累,今天更是致力于深入开掘中国文学文化在当今世界的意义。我们目前每期推出一个学术前沿话题,比如“全球化时代的科幻文学”“华语电影跨学科研究”“中国经学阐释学”等,往往由国际编委,或者在国际学术界具有知名度的中国学者担任栏目主持人。目前作者主要为中国学者,也有国外学者加入同一话题的讨论,包括一些国际著名的学者,比如文学理论家希里斯·米勒等。在时机成熟的情况下,国外学者比例还会增加。

《中国比较文学》杂志围绕前沿性学术议题,还先后开设“中外文学关系”“海外中国学研究”“翻译研究”“海外华人文学研究”“中华多民族文学关系研究”“中国作家与跨文化资源”“网络时代的比较文学”“中国文学的世界性因素”“比较文学与人类学”等20余个多层次宽领域的特色专栏,发表国内外学者的跨学科论文。尤其是中国学者从田野调查,考古发掘,和民间采风所得的第一手资料出发所做的研究,和当今国际学术的新思想、新方法结合起来,获得的许多研究成果,是具有独一无二的创新性的。中国学者的强项在于对中国文化资源的开掘,如果能和国际视野结合,其学术成就有其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价值。不过,这里并不是在重复比较文学初级阶段的阐释学观点,我们并不主张单纯地以西释中,用西方理论阐释中国文化;我们以往对于话语的强调可能太用力了,而话语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却多少被忽视了。比如这些年来,古典文学研究在西方理论的影响下,有了新的视野和新的话语,出现了用自然观、生态观、结构主义等方法解讀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确实让古老的中国文化发出了新的光彩。但生态观、结构主义这些,并不能改变中国古典文学的存在,我们只是获得了一个新的角度去看原来的东西。我们更应在意的是,西方理论的参照让我们发现古典文学有着怎样的纹理,中国的古人持有怎样的文学和自然生态观。如果我们由此还可以获得新的视角反观西方文学,那更是一种文学境界的提升。只有在文学实绩渐渐显露的过程中,我们在刊物的语言载体、传播方式等国际化的努力,才会显现它的作用,刊物的学术影响力才有可能逐渐得到提升。

因此,我们秉持的基本理念是:中国问题和全球视野。这些年,《中国比较文学》杂志调整了编委名单,增加了国际比较文学界一流的学者,包括国际著名比较文学家乔纳森·卡勒(美)、美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大卫·达姆罗什、前国际比较文学学会会长杜威·佛克马(荷)、和丹尼尔·亨利·巴柔(法)加入。通过完善国际编委制度,加强国际编委的荐稿和审稿,对接国际学术界,一系列国际学术交流活动正在进行和展开,海外通讯编辑和海外组稿机制也在积极设立,以期更紧密关注国际学界动向,第一时间掌握并反馈信息到国内。同时,《中国比较文学》深化了国际性的同行评议制。刊物在继续已有的严格贯彻同行评议制的基础上,从刊物的主办单位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理事会、常务理事会成员,以及国内外的权威专家中,选择不同方向的同行评议专家,细化了有针对性地对稿件进行匿名评审。为接轨国际学术规范,在格式规范上也做了大的调整,格式框架上使用了国际通行的MLA格式标准,在细节上,考虑中国学术外译的理解问题,用汉语拼音等方法补充了英文题目的翻译,既与国际上通行的学术论文编辑格式接轨,同时考虑到为中国文化的输出提供便利。本刊也有出版英文版特刊的计划,将遴选有推广价值的学术论文以全英文出版,以年刊试行,条件成熟时再扩大为半年刊或者季刊。《中国比较文学》杂志也把进入国际核心刊物体系作为自己的一项追求。向国内外专家广泛取经,进一步与国外同类期刊建立联系,熟悉国际核心刊物的学术标准、编辑惯例和发展动态,以及A&HCI的选刊标准和过程。目前,刊物已向A&HCI收录期刊《世界比较文学评论》(Neohelicon)的总编Péter Hajdu及国内外相关专家进行广泛咨询,以期尽快与国际同类刊物的编辑流程接轨。目前,《中国比较文学》官网已上线运行,网上投稿系统开始使用,今后还将更加重视推进刊物的数字化建设,完善网上发布和网上投稿审稿系统,开通手机平台等新的传媒方式。

我们认为,要成为在国际学术界具有影响力的刊物,建立符合国际标准的平台是一个基础性的工作,需要着力打造;但刊物是否具备国际化的水准,最根本的在于刊物自身的学术水准是否达到了国际水平。作为最具跨文化、跨学科性质的学术杂志,《中国比较文学》杂志理应为积极介入国际学术对话,提升中国人文学者的学术研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做出积极贡献。本刊未来将继续发挥比较文学学科的跨越性、国际性和沟通性特点,在积极致力于引进国际学术前沿成果的同时,还将积极促成中外学者对话交锋,有力推动中外人文学科的多元交叉与沟通,为中国学者高质量论文的出现积极助推。我们认为,目前提升刊物学术影响力的重要途径,是应该强化中国学者以全球化视野思考中国问题,为全球文化做出独特的贡献。中国学术在世界上影响力的提升,也是中国文化影响力的提升,是中国文化融入世界文化的重要部分。我们将继续努力,使《中国比较文学》成为当代中国人文学术中最具沟通活力的学术期刊之一,为中国文学与学术走向世界继续起到重要的引领作用。

注释:

【1】许纪霖:“学术期刊的单位化、行政化和非专业化”,《文汇报》2004-12-12。

【2】郑瑞萍:“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 国际化的理论与实践探析”,《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 2010(3):44-49。

【3】 参见吴自选:“翻译与翻译之外:从《中国文学》杂志谈中国文学‘走出去”,《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社会科學版)》, 2012, 35(4):86-90;耿强:“‘熊猫丛书英译本的跨文化传播”,《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36(2):83-94。

【4】 周虹:“中华文化如何更好‘走出去”,《人民日报》2015-1-22(5)。

1.头条娱乐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头条娱乐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头条娱乐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头条娱乐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头条娱乐网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