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展览基于梦边文化对当今文人生态、中国文人画传统以及文学与艺...
丁永敏
摘 要:本文从生态之美以及生态之丑的视角对沈从文作品进行了研究和论述,进而阐述沈从文作品的重要价值。沈从文作品生态意识的构建主要受老庄哲学思想影响较大,体现在他对崇高的生命价值的格外关注。沈从文作品用众多自然意象、人文意象表达了和谐共融的生态之美。他也对肮脏的社会丑态进行了无情揭露。
关键词:沈从文 生态意象 生态批判
20世纪末以来,沈从文作品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学者们从历史、社会、文化等多个方向展开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21世纪以来,以生态视角对沈从文作品的研究也逐渐深入起来。本文将从生态之美以及生态之丑的视角论述沈从文作品的重要价值,并分析从生态视角研究沈从文作品的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沈从文作品生态意识的建构基础
生态整体主义对沈从文的文学创作并没有产生真正影响,我们只是运用生态批评的视角阐述沈从文作品中所显现的生态文学价值。沈从文作品生态意识的构建主要有三个方面,分别为:思想层面上,主要受老庄哲学思想影响较大,体现在有逃避现实的消极思想;生活环境层面上,主要是故乡生态人文美的体现,最突出的是对湘西自然美景的生动描绘;文学作品层面上,其塑造的丰富人物形象,均是对生命价值的无限弘扬与最大尊崇。
二、沈从文作品中的生态之美
沈从文作品中体现了自然环境之美、动物与人和谐之美、风土人情的融洽之美、人性之美,这是沈从文作品中最具特色的地方。沈从文作品中涵盖了太多的生态意象,比如山水、植物、建筑、動物,这些意象是物质层面的生态意象;而山歌、戏曲、婚庆、鬼神、军事等,是精神层面的生态意象。
(一)自然生态环境之美
沈从文对自然的力量是发自内心的崇拜与敬仰,在他的作品中,山、水、植物、动物等自然界最基本的要素,被赋予了匀称的外表、和谐的内涵及统一的形式,能让读者从视、听甚至嗅觉上享受感官盛宴,感受自然之美如身临其境。自然要素的描写是沈从文作品中对自然美最直观的表达,在他的作品中,自然之美不需要赞颂与形容,仅仅用最朴实的语言来描述就足够。而这些山水之美的表达,也是推动故事情节的重要载体,用山水风景的变化来体现故事人物的感情波动。
(二)动物与人的和谐之美
沈从文作品中对和谐之美的展现是通过对多种动物意象的丰富多彩的描写来达到的,这也是沈从文作品中最具艺术特色的表达之一。沈从文作品中,人与动物是平等的朋友,他注重体现动物自身的特点与美态,这是最自然的和谐之美。在沈从文的作品中,狗出现最多,形象也最丰富,是与人类和谐相处的好朋友。沈从文运用多种修辞方法尽情赋予了动物们独具特色的文化意象,并将这种表达进行文学化的运用,体现了和谐之美的双向追求。
(三)风土人情的融洽之美
沈从文作品中还有对传统节日、日常民俗及生态村落的描写。他的湘西小说中,无不存在着生动真实的风土人情,透露着丰富多彩又各具特色的人性生态之美。人们对神始终保持着尊敬,对传统节日特别虔诚,种种祭祀形式体现了人与人、人与神及自然万物和谐共处的状态,这与生态整体主义的倡导完全一致。生态整体主义的思想还表现在沈从文生命一体化的观念中,他对山歌、戏曲以及婚庆等三种意象中生态美的挖掘,体现了风土人情中的生态之美、融洽之姿。
(四)淳朴自然的人性之美
沈从文的笔下,有着丰富的人物形象之美,这些人物意象的构建,体现了他对人性之美的歌颂,也体现了他对生态和谐之美的无限追求。沈从文描述了待嫁女的天真善良、妓女的精神沦陷、乡村女性的懵懂感性,从多种角度表达了对女性的理解、赞美以及同情。沈从文作品中的男性形象更有多重的生态意象美,既有青年男子的勇敢朴素之美,也有长者父亲慷慨无私的高大之美。
三、沈从文作品中的生态批判
沈从文在赞颂美的同时也在竭力揭示社会丑态,这是黑色生态之丑,而文化批判是生态批评的重要特点。我们关注沈从文的作品,不仅仅要关注其所描绘的生态之美,更加应该注重黑色生态之丑,这样才能保证从生态视角对其作品解读的完整性。我们在欣赏沈从文作品中人性之美、生态之美的同时,也应该反思他在作品中所想表达的批评意识。人物意象之美既体现在正面的美好歌颂,也体现在对人民愚昧本质的思考以及对落后封建观念的批判。只有对这些黑色的丑的生态意象进行研究,才能凸显人们对构建和谐生态美的追求。
(一)对人性愚昧本质的思考
沈从文的文学作品处处体现着对落后愚昧人性的批判,他用湘西农民的质朴正直形象,衬托城市生态中人性的逐利本质,而金钱利益关系由城市到农村的逐步蔓延,更加深了其对城市文明的批判。在沈从文的笔下,有一群人,公务员、学生、太太等,他们虽然源于文明,精神世界却空虚,用各种男女之事来填补生理和精神的双重欲望。在沈从文看来,这些人的存在,恰恰是中国社会伦理道德崩溃的典型形态。在生态批判视角下,沈从文还从道德伦理坚守的角度来批判人性生态之丑。在妇女出轨问题上湘西人民展现的与其完全相反的两种态度,恰恰证明了这一点。在沈从文的笔下,一群人对出轨妇女同情、怜悯,或仅是偶尔的愤怒;另一方面,却因为各种原因而使其陷入深潭。沈从文还从钱财利益的得失来探讨错综复杂的人性。他以钱财来描写社会的昏暗,用唯利是图的案例来描写金钱的丑恶。他既有对湘西风土人情美的歌颂,也不忘对部分愚昧落后习俗的正视;在歌颂人们正直善良本性的同时,也在反思思想的落后。
(二)对腐败不良社会的批判
沈从文作品中对愚昧人性的思考也正是他对腐败不良的社会风气的批判。从生态批判的视角来说,对腐败的社会制度以及不良风气的批判,也说明了沈从文对改造当前社会现实的迫切追求。沈从文认为以乡下人的眼光来考察城市文明必然不够深刻,但恰恰是这种不全面,更容易探查到城市生活的种种病态,比如官民之争的混乱、教育现状的堪忧、政治事件的黑暗以及钱色交易的赤裸等。
沈从文的作品大多数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创作的,他对病态社会的描写与批判也多数都是民国时期。沈从文的作品中,污秽的社会风气主要体现在官民的竞相逐利。从空虚寂寞的官到吃喝嫖赌的兵,从唯利是图的警到愚昧无知的民,处处都显示出对人性生态的严苛批判,让人不禁反思:处处都是诟病,如何能一概咒骂?
沈从文的作品还表达了对教育现状的深深忧虑。他认为教育是改造社会的终极途径,是挽救蒙昧人民的不二道路。来到城市追求梦想的穷学生没钱看病,混沌生活,处处体现着绝望。而通过知识可以改变生活质量的人们,却在社会变革中随波逐流,空虚无物。对于这些学生的批判,实际上是沈从文对中国教育现状的批判,正是混乱无质的教育现状,才从根本上抑制了人性的本真纯良。
在众多民国文学中,沈从文是对钱色交易描写最独特的一位,他描写了一个貌似文明的社会,却用掩盖不住的钱色交易来批判病态的社会生态。沈从文曾描写过一群特使的钱色交易对象,有的女人因为钱出卖色相,有的却是因为空虚的灵魂出卖色相。沈从文用一个混迹于军政商三界的女性形象深刻揭示了丑恶肮脏的城市文明。
四、从生态视角研究沈从文作品的重要意义
前文从生态之美和生态之丑两方面分析了沈从文作品的生态意象,前者重视发现美,后者重视批判丑。对沈从文作品从生态视角进行研究,可以探寻出沈从文对改造社会的点点心愿及具体方案。
首先,重铸社会道德价值观。沈从文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重铸社会道德:一是儒家哲学中的君臣观是病因;二是打破传统,勇于创新;三是消除迷信,改掉蒙昧无知的状态;四是明确人的权利与义务。重铸社会价值观不是一日可实现的,却给我们提供了长远的方向。
其次,继承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在沈從文的作品中,人性生态之美、民俗生态的和谐,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典型代表。对大量生态之美的歌颂,不仅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观念,也提示我们应该重视传统文化对社会现实的影响。
最后,努力构建纯文学的空间。除掉政治对文学的干扰,对纯文学空间努力进行构建,这是沈从文与其他作家的共同出发点。以生态批判角度来看,文学不应该是政治的工具。政治思想对文学创作的干预,会束缚文学创作的思维,扼杀文学创作的艺术性,从而影响文学作品的产生。如果被政治要挟,那么文学创作这个生态系统将会紊乱,不能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沈从文.沈从文小说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2] 沈从文.沈从文自传[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5.
[3] 沈从文.沈从文散文[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8.
[4] 王诺.生态批评与生态思想[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