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悲惨世界》中有关人性的思索

电影文学 / 2017年08月01日 14:37
[摘要]影片《悲惨世界》是一部鸿篇巨制,真实地为我们呈现出一幅19世纪法国那段黑暗的岁月中人民饱受的磨难以及在压迫之下的起义和抗争的场景。透过影片,我们似乎穿越到了那个黑暗的时代,同那里的人们一起遭受着各

电影

[摘要]影片《悲惨世界》是一部鸿篇巨制,真实地为我们呈现出一幅19世纪法国那段黑暗的岁月中人民饱受的磨难以及在压迫之下的起义和抗争的场景。透过影片,我们似乎穿越到了那个黑暗的时代,同那里的人们一起遭受着各种悲惨。影片通过种种曲折离奇的情节,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让我们过目不忘的人物。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给我们呈现出了种种不同的人生百态,更加超越了影片本身的局限,引发我们对“人性”更进一步的思索和感悟。

[关键词]《悲惨世界》;恶魔;天使;人性;命运和抉择

一、影片简介

影片讲述了一个孩子在小小年纪就父母双亡,不得不承担起养家糊口的生活的重任。为了养活遗孀的姐姐,还有姐姐的7个孩子,他不分白天黑夜去工作,还是难以填饱全家人的肚子。这个孩子叫做冉-阿让。在那个人心不古、世道浇漓的年月,似乎任何悲惨都只有比较级而永无最高级;所有的黑暗都可以再黑一些,所有的痛苦都步步紧逼着人们走向死亡却还苟且而生。甚至万能的主也不能够让生命看到丝毫的希望。即便生活已经凄惨悲苦到这般境地,这个孩子仍然没有得到上帝丝毫的眷顾。他一直在朝向悲惨境遇的路途上,越走越远。

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天,姐姐的7个孩子因为吃不起饭处于饿死的边缘,冉-阿让又偏偏在这个时候失去了家中惟一收入来源的工作。无奈之下,为了救活家中的7口人,他只能选择去偷取面包店的面包来救命。然而不幸的是他被当场捉住,被关进了监狱。在监狱中,他过着惨无人道的生活。个中的经历在他年轻的生命中留下了鲜明而深刻的烙印:使得他的性格变得孤僻、冷漠,对世界充满了仇恨。被释放的时候,他没有得到社会的收留,更进一步加深了他仇恨的阴影。就在冉-阿让走投无路的时候,他遇到了改变他生命的米利艾教主。米利艾教主是他遇到的惟一一个把他当做人的并尊重他的人。米利艾教主同他在一个桌子上共进晚餐,还为他准备了干净的床铺让他休息。而他多年积累下来的“顽劣习性”不改,偷了教主家的东西准备逃跑的时候,不幸再次被当场捉住。然而,米利艾教主竟然在他被捉之后说那些银器是自己送给他的。于是,那个邪恶的不羁灵魂如同春风化雨,寒冰解冻一般变得充满温暖。那只在黑暗中经受折磨的“野兽”似乎也在仁爱中消亡,找到了归途。

冉-阿让在米利艾教主的感化下找到了人生的新的方向,人性也变得向善:他决心改邪归正。以前那个不受管制的冉-阿让已经死亡,他要将教主的善良传衍下去,做个正直善良的人。只做对市民有益的事情。之后,他便改头换面,回到了自己的故乡,并努力成为那里的市长,只做对人民好的事情。然而,即便他因为一个微乎其微的小错误而发生了如此巨大的改变,成为这样一般的“好人”,黑暗仍旧没有收回他的魔爪。政府仍旧对于这位市长穷追不舍,并派遣了警探沙威对冉-阿让进行追捕。悲惨世界的悲惨再次被加深。然而即便是同沙威进行着“猫和老鼠”的追捕逃跑的生活状态,冉-阿让仍旧不能忘记米利艾教主的恩泽和仁爱,仍旧坚持着为市民做好事,从事善行,传递米利艾教主的仁爱。在起义革命的过程中,他为了将那个起义领袖及时送到医院而同沙威协议,这最后一件事情做完之后他就来自首。沙威用枪指着冉-阿让说,你要是走的话就开枪;然而那个扳机却没有了叩响的力气。沙威,这个用生命捍卫法律和制度的忠诚却很悲剧的警探,在无力叩响扳机而放了冉-阿让之后,陷入深刻的矛盾和因为失职所导致的自责;最终选择了自杀的道路。

二、影片相关人物分析和有关人性的思索

作为一个人道主义作家,几乎在他的所有作品中,雨果都要竭力表现给读者一种人道主义情怀。这种人道主义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又是必须建立在对于“人性”的挖掘基础之上的。“人性”亦是很多影片镜头聚焦频率很高的部分,是影片精髓部分可以表达和升华的空间。人性,似乎总能让电影欲罢不能。影片《悲惨世界》在将文学作品搬上银幕的过程中,也将作家的“人道主义精神”通过影片中的主要以及次要人物很好表现了出来。即便在主旨上,雨果想要表达的是对于人道主义的歌颂和信奉,而在影片中,除却表面看上去的“粉饰”性阶级性斗争,似乎我们感受更多的是“善”“恶”两方面人性的较量。而这种矛盾的两极,即“善”和“恶”又在主人公冉-阿让的人生中实现了完美的转化,完美的转身。似乎是一种从恶魔到天使的颠覆人性的华丽转身。这种对于人道主义置之于人性向善的表达方式,更是雨果的人性关怀的具体而又深刻的体现,对于人类的生存状况以及生存方式进行全面的思考。站在人类的角度,放眼未来进一步实现对于黑暗社会的揭露和批判,更加具有典型性和深刻的价值与意义。在雨果人道主义的思想中,对于这段发生在19世纪中法国下层人民中悲惨命运的社会问题的揭露与批判,更显示出他对于人性善恶的认知和反思。始终围绕着人性这一主线平铺展开的。

影片从头至尾所关注的重点一直放在了主人公冉-阿让前后的变化上,并以之作为贯穿整部影片的主线。展现给我们的便是主人公冉-阿让的人性之转变:从邪恶到善良的过程。冉-阿让在那个黑暗的时代,作为身份低下地位卑微的树枝修剪工人,从人沦丧为恶魔,又从恶魔变化成为天使。

冉-阿让前后的天地之差的变化——由原来的忠厚老实、宽容善良到后来愤慨而又邪恶,这种人性的巨大改变是作者对自己人道主义理念的理解的外露。人性是极为复杂而又难以把握的元素。最有文学功底的作家不会直接对人性进行直白的披露,而是揭露矛盾,给读者们留下无限的想象和思索的空间。冉-阿让原来的本性是极其善良的,他甚至为了家人而放弃了自己的生活。他起初的偷盗行为也是源自于自己对家人的爱——为了让他姐姐的7个孩子不至于饿死。直到27岁进了监狱,也没能够考虑自己的家世等,牺牲和奉献精神可见一斑。然而即便是这样善良的人也没能够逃脱那个黑暗社会的欺压。他不断尝试着拯救自己的命运,尝试着逃脱荒废生命和青春的牢狱生活,然而最终却因为越狱而在监狱中被关押长达19年的时间。仅仅因为自己偷拿一小片面包,被关押了19年!这种极为不公平、压迫人性的法律制度使得冉-阿让心中仇恨的怒火越来越旺盛。他心中溢满了仇恨,并决心以后要报仇,向那个不公正的黑暗社会讨个说法。原本仅仅是对这种法律制度的不公平性导致对于自己以及其他人人性的压迫,最终在他的人生经历中逐渐衍化成为对于社会,整个人类,甚至是造物主的仇恨。人性只有在仁爱中才能够走向正途,才能找到真正的归宿。如果一味对于仇恨放纵,人性便会在黑暗中迷失,更会越陷越深,难以自拔最终迷失自我,走向轮辋。在影片中,这种深刻的仇恨透过冉-阿让的眼神便可以看得十分清晰:只有心中充满仇恨才会有那样恐怖的眼神。他的仇恨像烈火燎原一样蔓延开来,最终甚至变成了一种没有具体针对的对象,残暴的破坏欲望。这种被社会化的痛苦的人生经历将他从一个朴实善良的人变化成了一个恶魔。他像个魔鬼一样以破坏社会为自己的“神圣使命”,并会从中收获一种快感。从一个善良的人变化成为恶魔是社会造就的悲剧。盛怒可能是疯狂的妄诞的,即便最为七宗罪之一的盛怒本身是带有着消极因素,然而只有在一定的不可原谅的外在因素下人才会达到一种愤怒的极端。同时,由于作者自身的思想中有着一种宗教内容在其中,宗教本身就有着“救世”之理念根深蒂固。而在他塑造的人物冉-阿让身上,邪恶最终发展成为对于世间万事的否定,包括上帝。说来很可惜,他在审判了造成他的不幸的社会以后,他接着又审判创造社会的上帝。他也定了上帝的罪,变成天不怕地不怕的人了。我们从影片中冉-阿让人物形象中能对此有所感知。

然而恶魔的心越是邪恶,当他改邪归正之后,越能够震撼人心。在被米利艾教主彻底感化之后,冉-阿让便从那个对于人类和世界有着深刻仇恨的恶魔变成了一个救赎世间那些像他一样遭受苦难,普度众生的天使。我们在影片中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个在外表上彻底“焕然一新”的人,而且是一个人内在“灵魂”的转身。亦可以说是人性的从“恶魔”到“天使”的蜕变和飞跃。而从恶魔到天使的华丽转身更是影片的精髓。这一转变的契机就是米利艾教主的仁爱之光。当那个心中充满仇恨并为之指使的恶魔在世间到处报仇时,一道如炬之光在他的眼前出现。这种光芒越是明亮,便越会将冉-阿让心中的被掩盖潜藏的善行呼叫出来,同时掩盖他心中的仇恨和邪恶。万丈光芒瞬间击碎了一切黑暗和寒冰,冉-阿让的世界瞬间春暖花开,所有的嫌隙和仇恨也变得绵软无力,烟消云散。即便是19年的时间里积攒下来的复仇的决心也在仁爱道德面前崩溃得如此彻底。冉-阿让原本尘封冻结的心灵似乎有了冰碎而有的窸窸窣窣的声音,他早已被冰冷社会冻结的麻木不仁的神经似乎再次有了生命被触动的感觉,这种感觉是那般的神奇,柔软而又温暖。米利艾教主似乎为他之前的人生画上了结点,又为今后的人生指出了明亮的方向:他只能在做最好的人和最坏的人之间择其一而为之。别无他选。如果他继续自己先前的复仇怨念,他只能是个心怀痛苦,终生为报仇而活的恶魔;然而如果他改邪从善,就会变成一个散布人间大爱的天使。于是他选择了后者。影片再次实现了转折:冉-阿让最终成为一个天使,或者更实际一点,是一个有着天使般美好的心灵和品性的疾恶如仇、为百姓做事的大写的“人”。这是人性在仁爱面前最高的升华,生命因此而加冕。

三、结语

在一个黑暗的充斥着痛苦的悲惨世界中,人性已经被冻结,失去了感知外界是非温度的本能。人心不古世道浇漓,人因此变得残酷而又冷漠。然而,即便如此,就像黑云旁边总有一圈银光,世界的很多地方总残留着可以让生命坚持下去的一丝一缕的温暖;总有些善良的坚持、温暖的心灵让人们相信悲惨世界并不悲惨,人性不至于让人失望到无药可医。无论是哪个时代,这都将是对人性最深刻、有见地的思考。

[参考文献]

[1] 巴尔扎克.谈雨果的诗《光与影》[A].文艺理论译丛(第二册)[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

[2] 茅盾.世界文学名著杂谈[M].沈阳:百花文艺出版社,1980.

[3] [法]雨果.悲惨世界[M].李丹,方于,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

[4] [法]雨果.九三年[M].郑永智,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

[5] [法]雨果.欧那尼序[A].雨果论文学[C].柳鸣九,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

[6] [法]雨果.克伦威尔序[A].雨果论文学[C].柳鸣九,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

[7] [法]皮埃尔·布吕奈尔,等.19世纪法国文学史[M].郑克鲁,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作者简介] 常京宏(1969—),女,河北张家口人,张家口学院外语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高校英语教学和文学。

1.头条娱乐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头条娱乐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头条娱乐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头条娱乐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头条娱乐网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