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说到电影:看《时时刻刻》的结构艺术魅力

电影文学 / 2017年08月01日 18:45
[摘要]作为美国当代作家迈克尔·坎宁安的作表作之一的《时时刻刻》,在出版后,就取得了空前未有的商业成就,而同时又获得了普利策奖等很多文学奖项。不仅小说成功,改编的同名电影同样成功。这部影片最成功的地方就

电影

[摘 要] 作为美国当代作家迈克尔·坎宁安的作表作之一的《时时刻刻》,在出版后,就取得了空前未有的商业成就,而同时又获得了普利策奖等很多文学奖项。不仅小说成功,改编的同名电影同样成功。这部影片最成功的地方就是结构,电影通过经典的好莱坞三段式的结构,使电影的魅力增添不少,从这部影片中,你能清楚地看到,一个作家意识流的写作在他人身上是以何种方式透射出来的,虽然一开始,她就已死去,而在重重的时间、空间中,却一直存在生生不息的灵魂力量。

[关键词] 电影艺术;《时时刻刻》;艺术风格;电影改编

虽然文学与电影的内核基本一致,但由于各自独特的艺术表现及效果,人们常常进行对比。[1]从小说到电影,虽然是两种不同的叙事艺术,但在美学、叙事上还是有很多的相同点,如人物、情节与环境必须具备。文学创作是以人类的现实生活为根基,去创造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审美情趣,且营造超于现实的一种理想人格;而电影也是于现实将人类的各种生活形态展现出来,从而引发观众进行思考。正因此,文学作品才能成功改编成电影。而影片《时时刻刻》与小说内容一样,通过一本《达洛维夫人》的书,将不同时代的三个女性成功联系在一起。本文主要从影片的独特结构、影片展现出来的美学效果、叙述者隐匿的程度及主题等方面进行评析。

一、影片独特的结构

在影片的开头,通过蒙太奇镜头将弗吉尼亚自杀的最后一次过程清晰地展现出来,而在结尾处,则又重现了这一场景,从而使整个结构更严谨,看起来浑然一体。影片是以典型的好莱坞式结构开始,只有几个镜头、场景及景别的蒙太奇组合,一种紧张的外部节奏就成功地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

在1923年伦敦的一个郊外,弗吉尼亚正在创作她的小说《达洛维夫人》,她是一个作家,由于患有精神分裂症,此刻的她已经有了自杀的想法,而在这天,她却发现自己怀孕了,她近乎到了崩溃的边缘。“在这本书里,我所研究的是精神错乱、自杀,在神志清醒者与精神错乱者的眼睛下,同时看世界。”只不过这都是发生在同一天当中。有亲戚来访时,弗吉尼亚曾对其说道:“我的书中的主人公,我可能会把她杀掉。”在之后,她又解释说:“要想其他人更加珍惜自己的生命、自己的价值,必须要有人死。”

在1949年的洛杉矶,里查德·布郞的妻子劳拉·布郞,她原本是一个贤惠的妻子,也非常爱自己的丈夫,还有一个可爱的儿子,可谓是家庭幸福啊,但是她却深陷在弗吉尼亚的小说《达洛维夫人》中,不能自拔,她突然感觉到自己的生活索然无味,没有激情,于是,她下定决心,要像故事里的女主角一样,把自己的生活彻底改变一下。她在为丈夫做好生日蛋糕后,自己一人开车向一个旅馆驶去,准备自杀,而在她想象书中的自杀场景准备自杀时,由于对现实的恐惧,使她猛然清醒过来,而她最终选择了生存下去,于是,她就成了弗吉尼亚书中的“神志清醒者”。

在2001年的纽约,克拉丽沙,实际上她就是“达洛维亚夫人”的翻版,一个天气晴朗的早上,她从家里出来,经过错乱的街道走进花店,她想要准备一个宴会,是为自己曾经的情人理查德而准备。由于感染艾滋病,理查德现在是游走在生死边缘,不管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对他来说都是在浪费自己的生命,而他的妈妈劳拉在离开他时,他所有的精神都已经沮丧击溃,而妈妈为什么要抛下他及所有的一切,他一直不明白,想不通。于是,他最终跳窗自杀,成为弗吉尼亚书中的“神经错乱者”。在影片的末尾,由于理查德的死,老年的劳拉在克拉丽沙的生活中出现。至此,理查德的死将三个女人的生活联系在了一起。

二、影片的美学效果

改编后的影片,有着非常独特的美学效果,整幅画非常优美,所有的气氛都显得那么和谐、宁静,涓涓细流、有花有鸟,有森林,有阳光,无意间所流露出来的自然美,使人心旷神怡。[2]而在处理死亡时,没有死者的正面血腥形象出现,只是采取了一种很唯美的形式。这种自然主义影像风格的倾向,更突出了人物内心的重重矛盾,三个主人公的精神危机各不相同,这从外部安逸的形式来看,却是对内心张力的恰如其分的体现。站在精神角度,宁静祥和的气氛却正好是病者希望有人倾听自己的声音,从而将情感、精神上的平衡找回的象征。“花”不仅是三个女人生活的一个线索,而且也是向往美好事物、渴望生命的象征;而最重要的是,它是一种比较独立的生命个体,是女人独立意识的象征。[3]就好比是,弗吉尼亚把花献给快死的麻雀,克拉丽沙买花为她的情人准备宴会……同时,在处理孩子、床等意象时,也把美学的效果充分体现了出来。

三、叙述者隐匿的程度

无论小说与电影是以何手段将其呈现,它们都是真善美的代表,都是在对人们讲解着一个个给你启迪的故事。下面就来看一下从小说到影片的双重叙述结构。

通篇小说是以第三人称来叙述的,之后从三个女人各自的角度展开叙述。而在叙述时,不是作者本人在叙述,也不是作品中某个人物的代理机制。那么为我们讲述的到底是何人?实际上我们把他认为是一个基本的叙述者,是处于作品与作者间的中介,是一个隐匿的叙述者,但不是作者。[4]例如,在对劳拉驱车逃到旅馆,寻找内心平静的描写中:“……这地方真的是非常适合,非常安宁。可是,她来这里的原因是那么的不合逻辑,严重说就是难以开口——她来这只不过是要逃避那块蛋糕。她想对服务员说,她的丈夫会晚点来,估计要一个小时才能赶过来。以前,对不认识的人、自己的爱人,她从来没有说过瞎话。”

这一切的想法与担心,都不是劳拉自己本人说的,而是这个“基本叙述者”在对我们一一讲解。可以这么说,他就好比是无所不知的上帝,所有人的外在行为与内心挣扎,他都知道。可他没有自己的位置,也没有自己的角色,事实上是一个没有人形的纸上人。其原因是原始的观看者中,基本叙述者是惟一的一个,所以他不是被观看者。

而下面劳拉与柜台登记员之间的对话,却不属于基本叙述者的范围了:

“劳拉说:‘你们这儿还有其他房间没?他立即回答:‘有的。有单人间、双人间,您需要什么?”对于这种角色的叙述者,他不但是讲述者,而且也在被讲述中。

电影的叙述机制,相对来说就比较复杂了。从有关的学者研究中看出,在电影中,的确存在一个叙述者,或者被特称为“讲解员”。通过他,我们可以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在影片的叙事中,也借鉴了小说中的一些方式,像拍摄的大段描写、所展现的细节等。影片在蒙太奇的形式下,使所有的事件、镜头都有序地连接在一起,电影最基本的叙事手法也基于此。在这部影片中,由于电影的局限性,拍摄者不可能将小说中大段心理描写全部改编下来,但可以给某个人物的内心活动来一个镜头特写,这是一种电影独特的方式。电影中对弗吉尼亚创作的表现,是先把她前面的一瓶墨水展现于观众的面前。所有的背景虽然只有弗吉尼亚一个人,而我们对此很模糊,只有眼前这瓶墨水是清晰的。之后,一个划摇的镜头,将观众的视线投放到了弗吉尼亚身上。所谓的划摇,其实是一种有独特样式的叠化,这就蕴涵着通过较为模糊的银幕衬景,采用划摇镜头,快速地从一幅画切到另一幅画面。正因此,镜头才能快速地从墨水瓶准确地跳到弗吉尼亚身上,嘴唇微张,手指夹着香烟且在微微颤抖着。从这些镜头的特写中,体会到的是一种特殊的意义,极其丰富地展现了弗吉尼亚的内心活动。这种特写的形式,使那些隐蔽的事物,能够在逼视时有一种观察细致的感觉,透露出的是一种强烈的情感、热切的关心。其抒情作用不在于我们的眼睛,而是我们的心灵。[5]

四、影片的主题

这部影片主要是围绕三个女人的故事,将女性的独立展现在人们眼前,弗吉尼亚的自杀、劳拉的出走、克拉丽沙的同性爱,这并不是对两性关系的抵触,却是更高地要求自身的独立性,女性自我价值的体现不能将男人的爱作为源泉。[6]而且在影片中,我们也可以感受到人类存在精神危机感。由于工业革命,整个西方社会发生了很大的观念转变,无论是心灵还是思想,都被深深地震撼,一种强烈的空虚感油然而生,从物质到精神的转变、从客观到主观的转变,只有在药物的化学反应下,西方社会的人际才能得以维系,随着安眠药镇静剂等的出现,越来越多的抑郁症、精神妄想症不断出现。[7]而弗尼吉亚宁愿用所有的精神去抗争社会,也坚决不去看医生;而诗人理查德虽然患有艾滋病,但他自杀的缘由是信仰危机,感觉到自己的回忆已经毫无用处,他通过自杀主要是向人类证明精神已经很干裂了。基于友情,这三个女主人公的相似度非常大,她们都非常失败,弗吉尼亚由于难于被理解,可以说基本没有朋友,而在她看来,她期望她的丈夫、姐姐能成为她的朋友,可让人纠结的是,她不希望他们对自己的生活指指点点。一个虚荣心极强的女人在成为劳拉的邻居后,将自己的不幸讲给了劳拉,她虽然得到了安慰,却使劳拉对自己的生活更讨厌。克拉丽沙只不过是想要单纯地办个宴会,而朋友们却不能够理解,导致最后变得一团糟。

五、结 语

改编后的影片,既对小说中的主要意象、叙事结构进行了保留,又通过蒙太奇的手法,在同一天将三个不同时空的女人的一生进行描述,将她们内心的矛盾、纠结、对困难的不同选择展现在人们的面前,弗吉尼亚虽然选择了死亡,但正如她说的那样,这样才能有更多的人珍惜自己的生命;劳拉虽然不后悔自己的逃避,但内心的平静却无法找回;克拉丽沙的选择是勇敢面对、正视接受,再把自己解脱出来,所有的这些,是这部影片的深邃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 李龙梅.从《时时刻刻》透视二十世纪女性的成长历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10).

[2] 黄丹.影片《时时刻刻》结构艺术详解[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2(02).

[3] 朱旭晨.跨越时空的谋合与约见——解读电影《时时刻刻》[J].文化艺术研究,2009(01).

[4] 刘光磊.论奥斯卡获奖电影《时时刻刻》的非语言符号传播[J].新闻界,2010(03).

[5] 姚范美.从影片《时时刻刻》中视觉隐喻与象征的运用看女权主义思想[J].世界文学评论,2008(02).

[6] 王琼琼.《时时刻刻》:解读女性内心世界的深层危机[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02).

[7] 刘须明,郭束怡.《时时刻刻》:由小说到电影的艺术转换[J].艺术百家,2012(03).

[作者简介] 张静波(1981— ),女,河北承德人,英语语言文学硕士,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公共课部大学英语教研室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1.头条娱乐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头条娱乐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头条娱乐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头条娱乐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头条娱乐网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