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说到电影:评电影《追风筝的人》

电影文学 / 2017年07月27日 16:05
[摘要]《追风筝的人》是马克·福斯特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由于人们对著名小说改编的电影总是抱有很高的期望,当然对这部改编的《追风筝的人》的期望也不会少。《追风筝的人》这部小说可以说成是主人公阿米尔为了

电影

[摘 要] 《追风筝的人》是马克·福斯特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由于人们对著名小说改编的电影总是抱有很高的期望,当然对这部改编的《追风筝的人》的期望也不会少。《追风筝的人》这部小说可以说成是主人公阿米尔为了寻找心灵救赎的回忆录。一句“为你,千千万万遍”贯穿于全小说或者是全影片中心,意味着阿米尔心灵罪的起点也是救赎的终点。本文就对改编后的《追风筝的人》与原小说做一比较,来理解小说以及影片的主题。

[关键词] 《追风筝的人》;小说;电影;评价

《追风筝的人》是马克·福斯特根据卡勒德·胡赛尼的同名小说改编的,影片讲述了发生在两个阿富汗少年阿米尔和哈桑身上的故事。梦魇一样的经历使阿米尔移民美国,当他面对一个抛开罪恶感,重新找回那个善良纯真的自我的机会,会如何选择?由于之前就看过原著小说,被其中的故事所感动,之后看完改编的电影,发现电影中有很多地方与原著小说有着很大的出入,个人认为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电影并未将原著小说中的具体人物形象表达出来,没有表达出人性的险恶以及复杂性;其次,缺少一些具体细节,以至于电影在故事的情节上经不起仔细推敲;最后,在感情上,没有真正表现出原著作者的真切体验。下面就具体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追风筝的人》创作概况

《追风筝的人》是美籍阿富汗人胡赛尼的名著,由于当时阿富汗国内发生内战,作者父亲的同事一一被杀害,迫不得已,胡赛尼全家迁往美国,他们和另外三个家庭同时挤在一幢房子里,就如后来胡赛尼所说“在阿富汗,我的父母拥有很多土地以及多所房子,在美国,我们只有衣可遮体”,这种巨大的转变,使胡赛尼心中充满着不愤。随着时间的推移,作者一家已经慢慢融入美国生活中,但是偶尔听到阿富汗同胞的厄运,还是会有一种负疚感,还有儿时一起放风筝的玩伴的父亲遭到枪杀。作者将这些细节也加入小说中,因此,在作者的小说中都围绕着负疚以及救赎的主题所展开,涉及父子关系以及友谊的背叛、罪恶等,所说的这些情感是活着的每一个人都要有所经历的,这也是《追风筝的人》之所以畅销的主要原因。这部小说荣获美国《纽约时报》等畅销书的排行榜首位,在英国的《观察家报》上荣获最佳图书,这也导致了导演将目光转到小说中来,进行改编,也就有了现在的电影版的《追风筝的人》。

二、在人物形象上,没有赋予深层的意义

在这部小说中,作者赋予阿米尔由于战乱随着外交官的父亲移民美国的身份,正因为阿米尔的身份,很多人认为这是作者的自传,后来将这部小说冠以殖民文学,将它认为是对美国文化的认同。然而,我认为这部小说最为突出的地方就是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还能够将人性的复杂描述得这么形象,是比较成功的。

这部电影在一定程度上,由于导演的主观意识的限制,并没有在电影中将人物的形象赋予更为深层次的意义。作为电影的导演,注重的是如何将这部电影拍得更为鲜亮,注重电影中外景场地、摄像的角度以及镜头的段落问题,就像文学家注重如何选择更为优美的词句、段落以及个别词语。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导演确实在改编成电影时下了很大的工夫。

我们知道,胡赛尼在这部小说中隐晦表达了人性的复杂,同时也给予普通人一种大爱,作者在创作小说时,里面的内容情节并没有因为对故乡的热爱,而隐蔽阿富汗国家中存在的丑陋以及不公现象。例如:在小说中,作者将阿米尔的父亲描述成一个与阿里的妻子偷情,并生下哈桑的丑陋现象,同时对自己合法儿子阿米尔冷落,而对于私生子非常重视,时常教育阿米尔“当你说谎时,你偷走的是别人知道真相的权利,当你诈骗时,你偷走的是公平的权利”。尽管他教育自己的儿子时,说得有理有据,殊不知他是在为自己赎罪。然而,在电影中并没有将阿米尔父亲这一形象刻画得十分具体,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将其削弱了。

作为整部小说的主人公哈桑,通读小说时,无疑是一个充满着悲剧性的人物。在生下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母亲发现他的兔唇,将其抛弃,留下哈桑一人孤零零生活。最后,当他的母亲在外受到欺凌,无家可归时,还是哈桑收留她。当阿米尔看到哈桑被人强暴时,反而遭到诬陷,哈桑并没有怨恨阿米尔,还是一如既往忠诚于阿米尔,毕竟,哈桑认为他们之间的友谊是他这辈子的财富,对阿米尔充满着感激。在整部的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塑造的哈桑形象永远是为别人着想的,甚至不知道自己是私生子,哈桑的善良以及忠心是阿富汗人民缺少的。

与之相反的形象就是阿塞夫,在小说中,他的形象也是比较复杂的,然而,改编后的电影并没有使这一形象得到具体的刻画,甚至将他的某部分细节直接删掉了,例如:在小说中,阿塞夫命令手下人不要干涉它与阿米尔的决斗,这也是阿米尔才能死里逃生的原因,这样一来,也使阿塞夫的形象丰满起来,然而,电影偏偏将这一细节删除了,这就导致在人物形象的刻画上没有小说那么具体。

三、在情节上,忽视了细微的细节

在小说《追风筝的人》中,我们看到阿米尔与哈桑经历过愉快的童年,他们一起爬山、一起看夕阳看电影,但是,种族间的仇视在无形中加大了阿米尔对哈桑的厌恶,在小说中,将这一情节得到了具体的展开,能够让读者感受到阿富汗生活的真实感。

然而,在电影中,导演忽视了哈桑的兔唇,并没有将哈桑的兔唇展现在观众的面前,这样一来,就使故事的情节出现断续,看似紧凑,其实并没有连接。没有兔唇这一特点,观众在没有读原著的情况下,很难发现阿米尔诬陷哈桑的原因以及认为父亲疼爱哈桑的原因就是他有兔唇。以至于他说“我甚至希望自己身上也有类似的残疾,这样就可以得到父亲的疼爱”。后来,在哈桑的生日那天,父亲送给他一个特别的礼物,就是请来名医将哈桑的兔唇治好,这一情节对故事的情节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缺少兔唇这一细节,观众在观看电影时,就不知道故事情节发展的内在动力。在一次放风筝时,哈桑去追飘向远处的风筝,遭到阿塞夫以及同伙的强暴,这时阿米尔就在不远处躲藏着,他亲眼看着哈桑被别人强暴,实际上他可以出去进行阻止的,但是他没有,在经过激烈的心理活动后,他独自一人跑回家,他希望牺牲哈桑来换取父亲的疼爱。然后,在后期得到父亲的赞扬后,他的内心又开始出现内疚,害怕面对哈桑父子,以至于后期在哈桑的枕头下藏着手表和钱,诬陷他们,将他们赶出了家门。这一切都归咎于父亲对哈桑的疼爱,让阿米尔心生妒忌。然而这一内在推动力就是哈桑的兔唇形象。

因此,导演将这个细节进行删除后,往往让观众不能够很明确地知道故事情节的发展动力。另外在电影中将哈桑的儿子索拉博自杀的细节也省略了,也削弱了小说中表达的阿富汗儿童的苦难生活。

四、在感情上,缺失真切体验

众所周知,小说通过人物语言来表现人物的形象,而电影就通过图像来表现,两者直接就有着明显的不同。虽说小说家能够将人物的动作以及形象通过语言得到体现,比电影用更为复杂的方法来表达人物的情感,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电影通过图像来展现人物动作以及语言更为直观,不需要像读小说一样,动脑子,看电影是为了动情。所以,将小说改编成电影后,忽视了小说中叙述者“我”的形象。

在胡赛尼的小说中,一开始就将我的成长历程表现出来,在小说中写道:“我成为今天的我,是在1975年的某个阴云的冬日,那年我12岁……回首前尘,自己始终在窥视这荒芜的小径。”始终贯穿于小说的就是作者的救赎以及自我反省,所以,小说的笔调整体上比较沉静以及忧伤,采用叙述的方式,将童年的阿米尔以及父亲形象都能够详细表达出来,将父亲的高达与过失以及事情的真相娓娓道来,将救赎以及感恩描叙得淋漓尽致。同时对作者最值得敬佩的就是,所有事情的发生都是在动荡的岁月里,能够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在这种背景下,淡定讲述着复杂而又动人的故事。正如《华尔街日报》所说“生动描绘出三十年前的阿富汗”。

在整部的小说中,通过以叙述者的身份将故事讲完,同时叙述者的情感也自然流露出来,电影的拍摄上与这方面进行比较,是逊色很多的。其中,电影完全可以采用一种画外音的形式将叙述者的情感表现出来,但是,实际上,电影中并没有这方面的体现。我们观看的电影,发现是在2000年的一个夏天,阿米尔接到一个从拉辛汗打来的电话,他托父亲的一个朋友将哈桑的儿子救出来,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缓解他内心的负疚感。同时为什么他对自己吸过毒以及有过前男友的妻子不计较,这也来源于他想减轻自己的负罪感,因为阿米尔觉得自己的这些经历与索尔亚失去贞操相比是无法比拟的,所以他在慢慢进行赎罪。通过解救哈桑的儿子,来减轻内心的罪恶感。

在小说中,描写到阿米尔为了救哈桑的儿子,与阿塞夫进行搏斗时,被阿塞夫的拳头狠揍,他并没有对阿塞夫产生恨意,反而觉得这是一种解脱,也没有感觉到疼痛,出现从未有过的放松感,这些情节在电影中并没有得到真切的体验。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观看的效果。同时与原著小说相比,并没有完全刻画好人物形象。

五、结 语

当然,改编后的《追风筝的人》并不是没有成功之处,在整体上还是和原著的情节是一致的,并没有违背原著的思想,不像一些小说经过改编后,与原著相差太远,完全扭曲了小说的中心思想。在这一部电影中,不管是放风筝的习俗,还是阿富汗国内的战争,都真实表达了阿富汗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尽管存在一些细节上的缺陷,但是还是不影响电影的整体效果和在国际上获得的诸多奖项,例如:奥斯卡和金球奖以及英国电影学院奖等奖项。

[参考文献]

[1] 邵玉祥.灵魂的救赎与情感的回应——电影《追风筝的人》主题探讨[J].东京文学,2011(06).

[2] 康军辉,常中华.阿米尔的背叛、救赎与自我实现[J],电影文学,2010(13).

[3] 曲帅.电影《追风筝的人》中的意识形态分析[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0(05).

[4] 贺晓武.小说比电影更动人:谈《追风筝的人》的改编[J].电影文学,2009 (02).

[5] 张国龙,陈晖.成长的背叛、救赎及其他——追风筝的人对“成长”的深度书写[J].中国图书评论,2007(05).

[6] 周晶.昭显人性真善美[J].考试周刊,2009(38).

[作者简介] 吴元霞(1980— ),女,河北廊坊人,廊坊广播电视大学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1.头条娱乐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头条娱乐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头条娱乐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头条娱乐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头条娱乐网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