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文化战略视角下的美国战争电影

电影文学 / 2017年08月04日 18:05
[摘要]本文从全球文化战略视角审视美国战争电影,论述了美国战争电影通过对英雄人物的塑造、有导向性的情节处理、多样的摄影风格与技巧等艺术手段以及美国政府、军方有力介入的外部影响,塑造了美国国家形象,输出了

电影

[摘 要] 本文从全球文化战略视角审视美国战争电影,论述了美国战争电影通过对英雄人物的塑造、有导向性的情节处理、多样的摄影风格与技巧等艺术手段以及美国政府、军方有力介入的外部影响,塑造了美国国家形象,输出了美国国家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在美国的全球文化战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指出尽管美国战争电影的艺术手段高超,也颇具影响力,但美国战争电影终究缺乏直面帝国主义、霸权主义、单边主义实质的勇气,其思想深度和艺术感染力因而受到削弱。

[关键词] 全球文化战略;美国战争电影;艺术手段;外部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日益重视、发展其全球文化战略,形成了对外有力的文化影响和渗透。美国战争电影作为美国电影最重要的类型片之一,从自身战争视角出发,通过英雄人物的塑造、有导向性的情节处理以及多样的摄影风格与技巧,加之美国政府、军方的有力介入,成功塑造了美国国家形象,宣传了美国的意识形态与价值观,在美国全球文化战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美国战争电影的艺术手段

(一)美国英雄人物的塑造

战争是解决矛盾的最高斗争形式,在战争中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是一个国家民族精神、民族意志的集中代表。美国战争电影塑造了大量战争状态下有血有肉、逼真鲜活的美式英雄,极具煽情效果。一方面他们是信念坚定的铮铮铁汉,为了自由与尊严,正义与荣誉,英勇顽强,具有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他们或不顾自身安危,义无反顾深入险境浴血奋战,勇救同胞,或头脑冷静,忠于职守,尽职尽责,捍卫国家利益,保障民主和平,成为正义的化身,体现了对自由追求的最高境界;另一方面他们又儿女情长,影片中时常穿插温馨情节,展示动人的爱情、亲情和深厚的战友情。英雄人物还颇有思想深度,他们质问战争意义,反思战争对人性的残害,显示战争英雄并不浅薄和盲目。甚至表现他们对被侵略国家人民都抱有同情,不惜与自己战友对垒,甚至牺牲生命。如《生于七月四日》主人公为救越南农妇和婴儿,误杀同伴;《拆弹部队》的James在还差两分钟就要爆炸时执意解救身绑炸弹的伊拉克人质。其他诸如给敌方的嫌疑人喝水,为死亡的反美分子伤心,与被入侵国平民客气交流等细节强化了美军友好温情的形象。美国战争片正是通过 “英雄主义”与“人性”结合的方式塑造美国英雄,树立美国国家形象。反之,则对反美人士极端丑化,超越人们所能忍受的下限,以此表现他们不但是美军敌人,更是人类公敌,从未凸显美军英雄人物的正义性。

实际上如果观众进一步思考就会发现,影片许多人物本身的英雄行为所引起的后果颇令人深思。《拆弹部队》中拆弹小组领队Will James虽然拆弹技术高超,不顾自身安危,乐于承担不属于自己的职责,但他每一次英勇行动都将战友的生命置于巨大危险之中,或是直接造成了无辜者的死亡,以至于屡次引起战友争议,使战友之间关系剑拔弩张。James只能从拆弹中体味快感,却对日常生活格格不入,陷入迷茫无助,最后脸上带着微笑重回战场,开始另一个轮回。这本身就是一种讽刺,近乎荒谬,使观众对英雄本身和英雄主义产生深深的怀疑,也认识到战争对人的异化。

(二)有导向性的情节处理

编制精彩的故事情节,营造强烈的戏剧冲突、构建紧张抓人的悬念,再加上有表现力的细节,是美国战争电影风靡世界,吸引大批观众的法宝。在单边主义和霸权作风影响下,美国战争电影情节安排带有强烈的主观倾向性和导向性,并逐渐背离事实。

《黑鹰计划》的导演雷德利·斯科特曾经说过:“拍摄战争片目的当然不仅仅是为了复述历史,它将毫不含糊地说明,美国永远不应该成为一个孤立主义国家。” 不难想象,在情节设计与安排上,美国战争片必然指向美化美国军队,宣传美国所发动战争的正义性及其人道主义立场,那些深刻揭露本国发动的侵略战争的本质及其潜藏的人类罪恶的战争片却不占主流,处境尴尬,无足轻重。观众会注意到,20世纪70年代的反战电影如《野战排》《现代启示录》《全金属外壳》《生于七月四日》本来就不占主流,现在更被《拯救大兵瑞恩》《珍珠港》《黑鹰计划》等表现英雄主义的电影取代。《拯救大兵瑞恩》用长达25分钟浴血奋战的宏大场景衬托“八人救一人”的微不足道的任务,以展现超越生命的勇气和精神,探讨战争与和平价值等手段,宣扬美国军队的道德崇高性,为美国政府和军队涂脂抹粉。《珍珠港》对美国卷入二次大战之前,通过贸易助纣为虐,大力支持与维护日本战争机器运转只字不提,却极力渲染日本发动突然袭击前军队、人民一片祥和的生活图景,观众只能看到和平被暴力无理破坏,激发的只是对侵略者的义愤。影片《生死豪情》本意是讲述直面海湾战争真相,然而结尾却是不断洗白关涉人员,反观已经被揭露的编造假情报为发动战争制造借口、虐待战俘、枪杀平民等战争真相,这无疑是标榜美国军队是道义之师,其道德纯洁无瑕,就是赤裸裸的帝国主义文化策略。《黑鹰计划》更在改编美军特种部队在索马里执行秘密任务被围困的真实战役时,加入大量索马里民兵围剿美军,肆意乱枪扫射的场面,严重诬蔑索马里人民的残暴,激发了当地人民的反美情绪和严重抗议。

(三)多样的摄影风格与技巧

美国战争电影拍摄的战争场面有的炫目而奇异,有的宏大而残酷,有的真实而激烈。根据题材和反映的主题,导演选取了恰当的拍摄风格。例如《拯救大兵瑞恩》主要运用了运动摄影,色彩和曝光控制等技术手段,以纪录片式的拍摄风格,从特定角度引领用观众观看战争,使观众自觉不自觉地接受美国意识形态。在镜头表现上,导演斯皮尔伯格和摄影师卡明斯基使用摄影机45度页子板,使画面呈现有目的的跳动之感,强化了人和物的运动冲击力。他们还发明一种“振荡器”,制造各种震动效果,用以模拟战场上的主观视觉感受。采用大量跟踪拍摄的手法,近距离跟拍,长短结合,特写,斜拉,场景之间长距离快速转移等手段综合使用,甚至镜头上会飞溅上血滴,像战地记者就在实地拍摄,逼真的画面对观众不断造成强烈的视觉冲击,使观众如身在其境。考虑到后面发生的付出巨大牺牲只为救一位普通士兵的情节,这些技巧的运用的确有力渲染了美国个人主义和英雄主义。高感光度的快片,褪色法、大光比等摄影手段的使用,使画面显得粗糙硬朗,与现实影像形成极大反差。而电影影像将战场主色调处理为蓝灰色,这是对军装和武器颜色的主观概括,更主要显示的是一种心理色彩。蓝灰色单一、沉闷,通过这种色调渲染,影片给人们一种沉重的心理暗示,战争沉重而灰暗,令人难以承受,激起观众对战争的厌恶之情,对奋不顾身的英雄肃然起敬。

二、外部因素的影响:美国政府和军方的有力介入

美国战争电影不仅是商业与艺术行为的结合体,那些耗费巨资的大制作还得拥有美国政府和军队的支持。美军公共关系部门成立了专做好莱坞公关的机构,并制定了整套电影援助程序,试图通过启动电影援助审查程序来影响好莱坞。他们长期运用电影载体进行文化渗透和宣传,以此达到鼓舞斗志、美化国家和军队,传播美国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目的。

美国政府和军队常以提供军事合作为条件提出修改建议,并偶尔重写历史,改造世界。美国反映二战的电影里由同盟军打赢的战争总是会演变成美军自己的胜利,给观众留下美军单独赢得了二战的错觉。

美国从自己的视角出发,热衷于宣传二战时期美国是从法西斯主义铁蹄下将民主国家拯救出来的解放者和正义者。《中途岛之战》《虎!虎!虎!》等二战影片得到美军无条件支持。着力将美军维和部队作战荣誉化、神圣化的《黑鹰计划》也得到了美军黑鹰直升机和陆军突击队员配合拍摄。1986 年全美票房冠军、久映不衰的《壮志凌云》是美军电影公关典范。这部影片中飞行员在机舱中专业的对白,由军方技术顾问亲自改写,影片中有一个半小时表现的是飞行员驾驶当时国际一流水准的战斗机米格、F-14的空中雄姿。美国海军还在上映期间进行热烈的征兵宣传与行动,形成极大影响。美军公关部门还加盟英雄主义战争片宣传,为发行大造声势。美军公关邀请小布什在阵亡将士纪念日亲自主持《珍珠港》首映礼,地点选择在海军“斯坦尼斯”号航空母舰上。

那些“不听话”的反战电影却上了美军黑名单。在占有交易资本,具备交易优势的情况下,美国军方以“合作”为手段,向那些表现反思战争、表现人性的影片的制片方施压。以海湾战争为题材的《生死豪情》表述“面对事实,就是一种勇气”的观点,该片的拍摄遭遇害怕探求真相的美国军方的重重阻力。甚至英国007电影《黄金眼》脚本也迫于美国军方压力,被迫将叛变的美国海军上将改成法国海军的一名上将,才获得了美国军方的支持。

美国政府和军方的宣传效果是相当显著的。近些年来,美国个人英雄主义,战争英雄主义倾向明显抬头,这方面的战争电影备受关注。而美国反思其挑起的越南战争,诠释人性善性恶的反战电影却得不到美国社会的普遍认同。

三、结 语

综上所述,20世纪以来,美国参与或发动的多次战争成为其战争片永不枯竭的创作源泉。在美国实施全球文化战略的过程中,美国战争电影或宣扬国家意识、塑造美国英雄,或在人道主义立场上反思战争带来的生活毁灭、人性被摧残,表现了现代人文精神,许多影片在艺术和思想等方面都达到了相当的高度。在表现国家意识与人文精神中,美国战争电影深深地打上了美国国家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烙印,充满着美国人对现实的片面思考。美国战争电影在更大的范围中,正在接受着全世界观众的评判,当观众穿透种种高超的艺术手段深究其本质,就会感到美国战争电影仍然缺乏直面帝国主义实质的勇气,使反思战争与人性的力度减弱,因而也就缺乏更加动人心魄、感人至深的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 Marcus Dunk.How the Pentagon gets Hollywood to shape up五角大楼是如何整合好莱坞的[J].英语文摘,2002 (01).

[2] 于晓东.拆弹部队——英雄主义的终结[J].新东方英语,2010 (05).

[3] 史宗立.单边主义催生的好莱坞战争电影[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4(05).

[4] 徐建纲,郭建非.论美国战争的主题、人物及情节结构[J].电影文学,2008(07).

[5] 赵宁宇.新世纪中国战争片述评[J].当代电影,2007(04).

[作者简介] 刘丕勇(1969— ),男,辽宁大连人,英语语言文学硕士,内蒙古民族大学研究生处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1.头条娱乐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头条娱乐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头条娱乐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头条娱乐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头条娱乐网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