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剧《行尸走肉》解读美国僵尸文化

电影文学 / 2017年08月01日 18:45
[摘要]从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部僵尸电影《活死人之夜》的大获成功到美剧《行尸走肉》的热播,在美国流行了近半个世纪的僵尸文化已成为美国文化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反映在影视、游戏、书籍甚至渗透到了美国人的现实生活

电影

[摘 要] 从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部僵尸电影《活死人之夜》的大获成功到美剧《行尸走肉》的热播,在美国流行了近半个世纪的僵尸文化已成为美国文化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反映在影视、游戏、书籍甚至渗透到了美国人的现实生活当中。美国人心中的僵尸情结源于人们心中对未知的恐惧,对社会对自己人性的反思,对人类放任权利欲望和贪婪欲望的谴责,对来自异国情调的迷恋以及影视、游戏的宣传。

[关键词] 《行尸走肉》;僵尸;美剧;文化

《行尸走肉》(The Walking Dead)是美国MBC公司2010年根据托尼·摩尔的同名漫画改编拍摄的剧集,是美国电视史上第一部正宗的丧尸电视剧。该剧讲述了警察瑞克在一次执法中中弹负伤而昏迷。当他苏醒后却发现自己身处在一个废弃的医院里。而他所熟知的世界早已不复存在,僵尸到处肆意破坏,没有活人的踪影。死里逃生的瑞克赶回到自己家中,却发现妻儿都不见踪影。被一对幸存的父子救下后得知,僵尸瘟疫肆虐全国,大量幸存者已逃往亚特兰大的避难所。为了寻找失散的亲人,瑞克只身上路,奔赴亚特兰大。

尽管僵尸的题材不算新颖,但这部剧集却是着重刻画了角色的心理活动和变化,人性黑暗的一面在灾难中完全地显露出来。哀殍遍野,丧尸满目,人类在夹缝中苟延残喘,为了生存而辗转奔波。然而,给人们带来伤害的并不是仅仅只有那些僵尸,还有人间的钩心斗角,相互争斗。故事将主人公一次次抛入绝境的同时,也给观众一种末世的悲情。

2013年刚刚播完的《行尸走肉》第三季,不仅以惊人的57的收视率轻而易举地刷新了美国有线网收视纪录,而且在全世界其他国家也掀起了追捧热潮。《行尸走肉》凭借着扣人心弦的剧情、超高收视率、高广告收入和全世界的热捧程度,当之无愧地成为当今美剧NO1。

一、美国人心中的僵尸情结

若从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部僵尸电影《活死人之夜》的大获成功算起,僵尸文化已在美国流行了近半个世纪。而《行尸走肉》在美国超高的人气无疑使得对这种僵尸文化的追捧达到了顶点。

由于不断升温的僵尸热,近年来美国畅销书以及热门游戏榜单上都不乏僵尸题材的作品,例如Max Brooks的《丧尸生存手册》、大受“简·奥斯汀粉丝”追捧的小说《傲慢与偏见与僵尸》、大热的游戏“植物大战僵尸”(Plants vsZombies)等。而电影作品更是不胜枚举,光是2013年,好莱坞就出品了《僵尸世界大战》《血肉之躯》《生化危机5》《鬼玩人4》等多部关于僵尸的电影。

僵尸不仅出现在书籍、游戏和银幕中,而且还渗入人类的现实生活里。在美国,僵尸酒吧、僵尸角色扮演游戏、僵尸长跑比赛等都层出不穷。商业利润也为“僵尸文化”的产生推波助澜。漫画书、服装道具、影视剧等都深受美国的年轻人喜爱。就连美国化妆类真人秀节目Face Off,也专门在一集中让参赛者进行僵尸妆的比赛。美国财经网站“24/7华尔街”估计“僵尸产业”为美国经济带来了超过50亿美元的收入。

除此之外,那些似乎只有在电影里才应该出现的情节居然出现在了美国现实生活中。在迈阿密,一名男子在街上啃食人脸。被警察开枪打伤后,仍然不放弃啃食;在马里兰州,一名男子杀死其室友后,残忍地吃掉了他的心脏和大脑;而在新泽西,一名男子用刀刺了自己50多次以后,把肠子扔向警察。多起惨案给美国人造成了“僵尸来临”的恐慌。导致曾经多次戏谑地发布僵尸预警指南的美国疾控中心(CDC)不得不出面辟谣,称并不会爆发僵尸疫情。在一片喧嚣和恐慌中,外界不禁发问,美国人何以变成“僵尸控”?

二、美国人“僵尸控”的原因

(一)未知产生恐惧,更产生探知欲

欧美电影里的僵尸形象往往都是死而复生、没有意识、成群结队地以人肉或动物为食的“人”。它们四肢不全,丑陋不堪,但又极为凶残,嗜血成性。电影里僵尸成因多种多样,但大多数都是因为病毒感染、辐射、疾病等。僵尸虽然能动,但严格意义上来说是死人。是病毒控制了它们的大脑,使神经可以接受一些信息,也可以反射一些信息给大脑,比如因为新陈代谢快而导致饿,于是就把信息传递给大脑,要吃东西。于是就开始找人吃。僵尸片给观众展现的是其对不死的遐想。僵尸这一概念既包含人类对不死的渴望,又包含对永生的恐惧。[1]人类对“不死”有着强烈的渴望和向往,但是对其又有着极大的恐惧,就像是掉进万劫不复的深渊,永远无法摆脱。正是这种心理的驱使,几乎所有电影里的僵尸都注定难逃一死,僵尸永远也不会变成人,他们没有回头路可走。实际上,僵尸就代表了一种令人绝望、恐惧的形象。

而僵尸电影里幸存人类的未来也是未知的,甚至是令人绝望的。幸存者们总是想象能够到达一个没有僵尸的净土,他们凭着希望和手中的武器朝着这个净土前进,最后却总是无法到达,或者是到达后发现早已没有了净土。《行尸走肉》中,瑞克一行人满怀希望地前往亚特兰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却发现中心只幸存下一个叫詹那尔的研究员,他一边用僵尸的皮肤做实验,一边对着录像机记录。他试图发明一种能消除僵尸病毒的东西,但没有获得成功。而中心也即将因为燃料不足导致系统会引爆自动爆炸装置。一群刚从僵尸堆里爬出来的人又不得不离开刚找到的避难所,去为他们的生存而战斗。《生化危机》系列已经上映五部,每一部开始都给人们希望,但是在结局又将这个希望打碎。人类幸存者的未来始终是未知数。

这些未知性导致了人们对僵尸影片和剧集的浓厚的兴趣。观众在观影的时候一方面心理早有暗示,知道这一情景肯定已经无法挽回,会是以人类的失败告终。另一方面却又希望发生奇迹,人类能够消灭所有僵尸,并且能够恢复以前的生活。

(二)僵尸片是对人性的反思,对人类放任权利欲望和贪婪欲望的谴责

僵尸片其实是对人性的反思。僵尸的产生往往是人类放任自己权利欲望和贪婪欲望的结果。[2]《生化危机》中安布雷拉公司为了研制抗衰老药研制出了T-病毒,在病毒泄露后为了防止秘密以及病毒的泄露杀死了所有的研究人员,使其成为僵尸,在后续的系列中,几乎全世界所有国家的人都被感染了,但是安布雷拉公司却还在秘密基地里研究新一代的病毒。《我是传奇》中,人类医学发明了一种新的可以治愈疾病的病毒,不料病毒变异后将受感染的人类变成活僵尸。《活死人黎明》中从太空中坠落的人造卫星放出的放射线让死人复活。虽然僵尸形成的表面原因不同,但是深层的原因却大致相同,即是人们对自己欲望的放纵。

在僵尸电影或是剧集中,僵尸其实只是故事的开始,或者说只是可以移动的布景。在和僵尸进行的殊死搏斗中,在几乎绝望的恶劣环境中,人的本性往往最容易展现出来。道德观念会进而消退直至逐渐解体,此时矛盾就会发生转移,由对外界即与僵尸之间的生存斗争而逐步转入人与人之间利益斗争——物质、权力、欲望等,人与人之间内部矛盾会尖锐起来,如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所描述的人的“本我”就会一步步地暴露出来。相对于面对丧尸,其角色之间因利益纷争而钩心斗角更为可怕。拍摄僵尸影视的初衷,其实就是对人类放任权利欲望和贪婪欲望的谴责。《行尸走肉》中,肖恩在好朋友瑞克回来后,为了能够继续保持和瑞克妻子的关系,竟然想开枪杀死他。而剧中最邪恶的大反派莫过于“州长”。作为统治与世隔绝的小镇伍德伯里的独裁者,他对于“公正”二字有着自己独到的病态理解:他强迫囚犯在与丧尸们决斗以博得众乐,还对背叛他的人施以酷刑。他还会带人去枪杀其他的小镇以外的幸存者,获得别人的资源。

(三)美国人迷恋“异国情调”

美国历史学家奥斯卡·德斯佩拉指出,近代美国历史上的僵尸文化来自于美国人对来自外国“关于毒药、神秘主义的舞蹈和仪式的无知和迷恋”[3]。据民俗记载,美国的僵尸传说源自于加勒比地区的奴隶与殖民文化,特别是海地的僵尸故事。20世纪早期,美国人对加勒比海国家,特别是海地的土著巫术产生浓厚兴趣。英语词汇中“zombie”(僵尸)一词正是源自于海地巫毒教。

一些美国民俗专家则认为,僵尸反映了美国人的种族主义观念。因为早期的僵尸故事大都和非洲、加勒比的文化相关联。僵尸代表着黑人奴隶,而操控他们的则是庄园奴隶主。

但是,也有一些“僵尸学者”言之凿凿地表示,美国的僵尸来自亚洲,它们在远古时代经东西伯利亚至阿拉斯加来到美洲,因此美洲的印第安人是僵尸的主要来源。根据约什·米勒的《美国僵尸历史》一书,1620年乘坐“五月花”号到达美洲新大陆的欧洲移民们在马塞诸塞州发现了印第安人“僵尸村”。

(四)影视、游戏的另类宣传

1968年《活死人之夜》横空出世,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建立了完整的僵尸形象,塑造了“成群结队举起双手用着不稳定的脚步慢慢迈进的僵尸集团”和“活人被赶到密闭空间时所产生的经典恐慌”,成为日后所有僵尸电影的必备场景。20世纪70年代的《活死人的黎明》和《活死人之夜》给僵尸片定了一个基本格调,也预示僵尸电影黎明的到来。[4]20世纪90年代后,美国僵尸电影逐渐降温,直到2002年,由游戏改编的电影《生化危机》的横空出世,又再度掀起了僵尸片的热潮。《生化危机》系列以及正在热播的《行尸走肉》,给美国当代的青年人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僵尸文化也开始成为美国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游戏方面,CAPCOM公司于1996年首次推出的《生化危机》游戏,之后立刻引起巨大反响,一举成为以丧尸等恐怖元素为主题的游戏中最具影响力的代表作品。而PopCap于2009年发售的益智策略类塔防御战游戏《植物大战僵尸》,由于有了手机这一载体,则迅速在全球范围内走红,成为手机族必玩的游戏之一。

三、结 语

美国南佛罗里达大学人类学博士伊丽莎白伯德分析称,“同样流行的吸血鬼有一种浪漫的吸引力,但是僵尸注定难逃一死,僵尸永远也不会变成人,他们没有回头路可走。这与现在的世界发生了共鸣,人们感觉自身正在走向末路。实际上,僵尸就代表了一种令人沮丧的形象。”僵尸文化在美国的盛行,表明人们对这种令人绝望的、未知的领域的恐惧和探知欲。从僵尸影视剧中,观众们对人性进行反思,僵尸影视剧也许代表着人类的权利和贪婪欲望的放任,但是僵尸文化则是在隐喻着我们人类原本应有的人性。

[参考文献]

[1] 李冬琴.西方僵尸影片的美学透视[J].考试周刊,2009(29).

[2] 高丽.从电影《暮光之城》看欧美人的僵尸片情结[J].电影文学,2013(04).

[3] 慕岩.在美流行近百年的僵尸传说源于对异国的迷恋[N].环球时报,2012-06-12.

[4] 奇异的欧美僵尸文化[OL].http://www.4908.cn/html/2012-06/21622.html(2012/6/11).

[作者简介] 余晋(1980— ),男,湖北武汉人,英语语言文学硕士,武汉科技大学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和英美文化。

1.头条娱乐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头条娱乐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头条娱乐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头条娱乐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头条娱乐网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