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影《搜索》网络评论的分析

电影文学 / 2017年07月31日 11:34
王立峰+张颖[摘要]陈凯歌导演的电影《搜索》自公映以来,无论是在评论界还是在公众舆论中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来自各方的评论有褒有贬,讨论激烈。通过对电影《搜索》网络评论的搜集、整理和分析,探讨影视艺术与大

电影

王立峰+张颖

[摘要]陈凯歌导演的电影《搜索》自公映以来,无论是在评论界还是在公众舆论中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来自各方的评论有褒有贬,讨论激烈。通过对电影《搜索》网络评论的搜集、整理和分析,探讨影视艺术与大众欣赏习惯与品位的关系问题。电影关注现实的视角和主题受到一致好评,人物的塑造也很典型生动,故事情节在细节的处理上与观众的欣赏习惯有一些差异。观众在欣赏影视艺术时,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去思考、感受,在提高欣赏水平的同时,开拓思维,丰富思想。

[关键词]《搜索》;陈凯歌;网络影评;影视欣赏

陈凯歌导演的电影《搜索》自公映以来,凭借现实意义的主题思想和极强的社会话题性而引发了观众的观影热潮,无论是在评论界还是在公众舆论中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来自各方的评论有褒有贬,讨论激烈。特别是网络上的影评,是观众观看电影后感受的真实流露,虽然难免带有个人的狭隘与偏颇,但也能看到大众影视欣赏水平和审美品位的定位与变化。下面通过对电影《搜索》网络评论的搜集、整理和分析,从电影的主题思想、故事情节、人物角色几个方面,探讨影视艺术与大众欣赏习惯与品位的关系问题。

一、关于主题思想

《搜索》是一部立足于都市情感话题的现实主义影视作品,是对当下网络浮躁现象的一次呐喊,饱含着作者对社会现实的尖锐质疑与深刻思考。众多影评人、媒体人对《搜索》的现实主题褒奖有加,影评人魏君子认为:“《搜索》是《手机》后最直面当代现实的主流制作。” 奥斯卡终身评委卢燕女士表示,“《搜索》以尖锐、敏锐的方式反映中国当下的现实生活,同时又不失幽默,在保持严肃命题的同时,还可以会心一笑。它从某种程度上说,具有讽世、警世、醒世的作用。” 网络上关于《搜索》的影评,许多观众用了这样的题目:拷问道德良知的顶峰之作、剖析现代物欲社会、对网络暴力的反思、直面当下生活……现实主义电影展现现实社会生活,批判社会不良现象,还原最本真的世界。大家对陈凯歌这部回归现实主义的电影感受非常深刻,并引发了广泛的思考,可见观众对现实主义电影的欢迎与期待。

电影《搜索》探讨的是一个严肃的问题,对网络、媒体、群众、舆论、人性、方方面面的反应有一定的深度,然而也有一部分观众认为,导演并未在这部分真正展开深刻讨论,反映出真实的网络生态环境,它对网络社会与网络文化的剖析并不深刻。也有观众把电影与原著做了比较,认为原小说更为真实残酷,对社会和人性揭露得更为深刻。电影的制作方也考虑到了这些问题,陈红和陈凯歌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不喜欢原小说中恶的东西,“人和人之间极度的报复、放弃、灰暗,我觉得太极端了”,“几乎没有一个好人”。的确与原著相比影片中的人物变得更为阳光,更为积极、正面。人的丑恶,人物之间更冷酷无情相对减弱了一些。原著相对黑色和绝望,《搜索》却传递了希望。著名导演高群书曾说:“我的作品一直坚持透过黑暗写光明的原则。”艺术作品更多应传达积极的正能量,人间的温情、希望、信心,应在灰暗的现实中寻找能温暖人心的元素,在残酷中却探寻光亮。这也是艺术与现实的区别,揭示现实丑与恶的同时,更富于理想化,引导激励大家向美与善的方向发展。“《搜索》是一部都市浮世绘般的现实主义影片。它虽然无法像现实本身一样残酷且凌厉,但毕竟已切入现实。”[1]它的主题具有丰富的多义性,在现实主义题材中有小格局浪漫爱情,同时又有喜剧片的幽默与荒谬,对个体的人性并非加以道德性评判或俯视性说教,需要观众结合自己的社会阅历、人生体悟,仔细地玩味和思考才能获得。

二、关于故事情节

观众对于《搜索》故事情节的评价总体上还是认可的,在叙事思路和结构上有别具一格的地方。故事的开场就奠定了一种“诡异”的基调,大公司女秘书叶蓝秋被检出淋巴癌晚期,失魂落魄的她在公交车上失态了。一个光鲜的高级白领,此时却硬是不给旁边一个老爷爷让座。没想到,这一切却被一个“90后”电视台实习生杨佳琪拍到。故事的发展节奏很快,没有沉闷的地方,多线索之间紧密关联着又有条不紊地交织在一起,逻辑清晰,节奏和情绪推进也很合理。有些地方台词很精彩,耐人寻味,经常有笑点与亮点出现。与沉重的主题相比,影片的故事情节让人感觉到了商业片的紧张曲折与含蓄轻松。

从另一方面来看,《搜索》的故事情节也给一部分观众留下了困惑和遗憾。观众在微博和贴吧里多次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故事情节的发展有很多都是莫名其妙的”,“故事情节显得有些凌乱粗糙”。问题也比较集中,首先是故事的起因:大公司女秘书叶蓝秋被检出淋巴癌晚期。虽然到结尾时这条线索已经不是很重要,但它却是影片故事情节发展的一条主线,所以许多观众会关注它在现实生活中的合理性。有的观众会自然寻求医学上的求证和解释。第二个疑问是,影片的女主人公叶蓝秋在知道病情后向自己的老板借了100万的问题,这么多钱做什么用?如何偿还?用什么来偿还?对此没有更多的交代。第三是叶蓝秋与杨守成的情感变化、叶蓝秋自杀的内心活动交代得有点模糊不清。部分观众还是自觉不自觉地把电影与小说做了比较,认为小说有非常复杂的情节和人物关系,而且构造紧密,非常有戏剧性,节奏紧凑,悬念也很足。原著中对于叶蓝秋身世的充分铺垫,让整个人物的性格更加合理与丰满,也让叶蓝秋在此后的种种选择变得有据可依,心理描写也非常细腻真实。而电影中对于叶蓝秋身世保留了一份神秘感,这不免让观众在影片前半段对于人物的行为感到不够理解。在叶蓝秋自杀的这个关键点上,原著小说的处理方式显得更为现实和残酷,电影则保留了一定的浪漫和理想主义色彩。与原著相比,电影中删节掉了许多情节和支线人物,使得整个故事想对完整和封闭,人物关系的复杂程度也更适应电影空间内的表达。小说与电影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它们的物质媒介、艺术语言、表达方式有着很大的差异,这样比较有失客观。但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问题,影片的故事情节也许还值得推敲,毕竟许多观众没有读过小说,心中还是有疑问。黑格尔曾经说:“明确和真实要牵涉到一定程度的细节描绘,通过这种细节描绘,我们对于外在自然才能得到一幅图画,一种清晰的印象。”[2]电影留给观众思考空间是非常好的,但不能超过心理预期,让观众一味去猜想。 “真实是艺术的生命”,艺术中的真实不同于生活的逼真,而是一种本质的真实,是社会生活中的普遍规律。

三、关于人物塑造

电影中的人物是叙事的主体,是电影情节中的主要情节的发动者和承担者,是电影导演创作的重中之重。《搜索》一开始围绕网络暴力本身进行表现,但最后影片表现网络暴力对人影响的内容不算太多,更多的情节集中在几组人物的生活状态和情感关系方面,最终《搜索》成为一部优质的群像电影。在影片《搜索》中,主角、配角共七位,动用的是全明星阵容。高圆圆饰叶蓝秋,姚晨饰演电视台记者陈若兮,王学圻饰演沈流舒,演员陈燃、王珞丹、陈红几位角色戏份平均,可谓是一出群戏。演员的出色表演得到观众的一致好评,认为姚晨与王学圻的演绎最为出彩。

王学圻饰演叶蓝秋的老板沈流舒,被塑造为一个“资本的代表”。 他具备了一个成功企业家需要具备的手段与技巧,生活和事业对于他只是满足成就感的一种游戏,老婆只是家庭中的一个摆件,女人也只是附属品。姚晨饰演的电视台记者陈若兮,控制欲强,自私、果断、目标明确。一个大女人,她意志坚定有极强的生命力,拥有面对所有情况的能力。 她可以成为一个非常优秀的记者,却因一念之差动了些小心思,最终,既伤害了他人的同时也改变了自己的命运。陈若兮是最具代表性的角色,姚晨对于角色的完成度很高,一出场便亮出了鲜明的人物性格。姚晨对这个角色感悟颇深,“爱是因为说到底演的就是我们,这个社会中很有代表性的一个群体,普通的上班族……她同时也有很多小缺点,也有急功近利的时候,她就像是一个饱受现实摧残的理想主义者。就像人有阳光的一面,也总有太阳照不到的时候,勇于面对人性中阴暗的一面,可以说,这个复杂的角色让我产生了复杂的情感”[3]记者这一看似光鲜亮丽的职业背景,现实和真实中往往有很大的差距,其中辛酸未经历过的人永远无法理解和体谅。姚晨把这一角色塑造得非常丰满,对其性格演绎得淋漓尽致。

影片中的典型人物既有普遍性共性又有个性和创造性,所以在电影中看到的不是一般的人,而是有代表性、鲜活的、有性格的人物。“成功的角色不仅具有鲜明生动的个性,而且在人物个性中包含着具有普遍意义的共性,揭示出社会生活中某种本质和规律,可产生特殊的认识和审美价值。”[4]观众在这些典型人物身上,总能发现一些似曾相识的东西,又不完全是自己。陈凯歌曾说:“在《搜索》里,有企业老总、有失业青年、有职场菜鸟、有电视台记者,也有要死要活的白领,因为是一部群戏,所以我要接受来自社会各行各业的检验,众人的目光对我来说难免有一种压迫感。” 观众在欣赏电影时,有时候会对号入座,把艺术的真实与现实生活等同起来,这是对艺术的真实的误解。我们所理解的“人”,是自然的人,社会的人。电影中的“人物”,是电影叙事中、戏剧结构中的“符号”和“虚构”的人,是由演员扮演的银幕形象。陈凯歌这样表达自己的想法:我自己希望表现人物或者情节,尽可能地生动,尽可能地真实。但是,真实绝不是我的电影理想。的确,艺术来源于生活,却不是生活的复制或翻版。从另一个角度看《搜索》中的人物塑造,陈凯歌这次只发问、不说教、不作结论,打破其以往电影留给观众们的严肃与精英姿态的印象,把更多的空间留给观众,让观众去思考,去完成人物的二次创作。

《搜索》的故事聚焦于如今网络时代中最具争议性的人肉搜索问题,触及到由此引发的一系列尖锐话题。影片公映后,许多观众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感受和意见,电影关注现实的视角和主题受到一致好评,人物的塑造也很典型生动,故事情节在细节的处理上与观众的欣赏习惯有一些差异。观众在欣赏影视艺术时,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去思考、感受,在提高欣赏水平的同时,开拓思维,丰富思想。与传统影评相比网络影评具有大众性、开放性,灵活性、真实性、独立性、多元性等特点和优势。据一份社会调查结果显示:“多数人认为因为网络影评反映了普通大众的心声,如果创作者、生产者能够虚心听取这些心声,网络影评将会对电影产业、电影事业产生积极的影响。”[5]在这个互联网已经深深影响人们的社会生活的时代,网络影评也会成为中国影评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并期待有很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万佳欢.陈凯歌的电影逻辑:从现实回到现实[EB/OL].http://news.timedg.com/2012-07/12/content_11090790.htm.

[2] 黑格尔.美学(第一卷)[M].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324.

[3] 李鲁杰.陈凯歌:电影《搜索》里面的文革[DB/OL].http://www.rmlt.com.cn/News/201207/201207160915268688_2.html.

[4]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213.

[5] 李建强,等.网络影评的生存状态及其走向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41.

[作者简介] 王立峰(1975—),女,河北保定人,文学硕士,保定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美学、艺术学及美术教育。张颖(1979—),女,河北衡水人,硕士,衡水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艺术学、美术教育。

1.头条娱乐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头条娱乐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头条娱乐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头条娱乐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头条娱乐网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