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和《傲慢与偏见》的文化因素比较

电影文学 / 2017年07月31日 13:09
[摘要]每个国家的电影或多或少都蕴涵着本国的文化,电影国际传播其实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播。中英爱情电影也不例外,其都蕴涵着中英两国的爱情、婚姻、女性等文化因素。《神话》和《傲慢与偏见》这两部电影中,承载着中

电影

[摘 要] 每个国家的电影或多或少都蕴涵着本国的文化,电影国际传播其实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播。中英爱情电影也不例外,其都蕴涵着中英两国的爱情、婚姻、女性等文化因素。《神话》和《傲慢与偏见》这两部电影中,承载着中英两国的历史中的爱情观、婚姻观、女性观。本文主要从《神话》和《傲慢与偏见》的介绍出发,具体对《神话》和《傲慢与偏见》中的文化因素进行比较分析,从而总结出文化对电影创作的影响以及爱情电影未来发展的文化趋向。

[关键词] 爱情电影;《神话》;《傲慢与偏见》;文化因素

每个国家的电影或多或少都蕴涵着本国的文化,电影国际传播其实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播,即影视文化的传播实际上就是一国或者一民族将文化通过影视的方式进行传播。从而我们可以理解,任何一部电影都会赋予本国或者本民族的文化因素,文化因素对于电影的创作和传播产生着一定程度上的影响。《神话》和《傲慢与偏见》是中英两国古代爱情电影的代表作,两部电影充分反映了两国古代的婚姻观、爱情观以及女性观。下面笔者将以《神话》和《傲慢与偏见》两部电影为例探讨中英爱情电影中的文化因素。

一、电影《神话》和《傲慢与偏见》概述

(一)《神话》

《神话》是成龙和金喜善在2005年主演的电影,讲述的是秦朝大将军蒙毅受秦始皇之命,为朝鲜玉漱公主嫁给秦始皇为妃护驾,在朝鲜玉漱公主入秦的路上,遭受丞相赵高暗中所派出的叛军伏击,为了保护朝鲜公主玉漱安全抵达秦宫,蒙毅一路上紧陪在公主身边,而这一路上,蒙毅和公主暗生情愫,尽管如此,蒙毅还是选择了为秦始皇效忠。到了秦宫后,秦始皇病危,蒙毅感知公主一入宫便会被处死,他为了保公主不死,冒死为秦始皇去拿长生不老药,最终还是死在了战场,而公主为秦始皇试药成功,然而奸臣赵高为秦始皇服用的却是假药,秦始皇老死后,公主则被禁在秦始皇王陵之中。①电影《神话》讲述的是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

(二)《傲慢与偏见》

电影《傲慢与偏见》是由英国著名小说家简·奥斯汀1940年撰写的小说“Pride and Prejudice”改编而来的,电影《傲慢与偏见》讲述的是19世纪初英国一中产阶级家庭四姐妹择偶与爱情的故事。电影中的女主角是贝纳家中的五个女儿,其中伊丽莎白语言锋利、性格开朗、聪明机智,男主角德希傲慢固执、目中无人却英俊文雅、风度翩翩,因为德希的固执和傲慢以及伊丽莎白的偏见,使得两人产生了些许冲突和误会,而在不断接触和了解中,他们两彼此倾慕,最后终成眷属。这部电影以一对教养、性格、社会地位均有很大差异的男女青年的恋爱故事为贯穿线索,充分反映了19世纪英国的风俗习惯、社交礼仪、生活方式等文化特性,揭示出家庭的社会地位以及荣耀在当时英国社会的重要性。

二、《神话》和《傲慢与偏见》的文化因素比较

(一)中英婚姻观比较

在中国古代,“‘政权、族权、神权、夫权代表了全部封建宗法的思想和制度,是束缚中国人民特别是农民的四条极大的绳索。在这种制度下,‘父母之命和‘媒妁之言是婚姻的形式,门当户对和婚姻论财是封建婚姻的必然要求。”当时的婚姻对人们而言,当事人是没有主权的。婚姻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年轻人没有婚姻自主权。在《神话》中,朝鲜二十来岁的公主玉漱被嫁给快要老死的大秦皇帝进行联姻,这在当时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时代,公主玉漱肯定是没有半点怨言,尽管自己喜欢蒙毅,却也无可奈何,而蒙毅在自己心爱的女子面前,仍选择对秦始皇的忠诚,而将自己心爱的女人送给自己效忠的皇帝。这反映出了当时封建社会的三纲文化,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并且,这种制度下的爱情更是“发乎情,止乎礼”,如《神话》中的蒙毅和玉漱公主虽然相爱,但也没有发生越界之事,哪怕得知秦始皇将不久于人世且玉漱公主要被送往陪葬,蒙毅也没有携玉漱私奔,而是为保玉漱不死,冒死为秦始皇寻找长生不死药。该剧情充分体现了中国儒家婚姻观中“发乎情,止乎礼”的爱情观和婚姻观。

19世纪初期的英国,在那个家庭社会地位和荣耀比人的生命还重要的时代,社会各阶层界限分明,尽管人们都比较向往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可是在现实选择中,仍有着非常多的非爱情因素。婚姻往往被看成巩固其家庭地位和荣耀的重要手段。电影《傲慢与偏见》中,贝纳家的五个女儿有四对婚姻,简和宾利建立在相互吸引和爱慕基础上的理想化婚姻,伊丽莎白和德希建立在精神高度契合基础上的完美婚姻,夏洛蒂和科林斯为了面包舍弃爱情的世俗婚姻,丽迪亚和威克汉建立在情欲和美貌上的低级婚姻。在这四对婚姻中,电影特意放大的是伊丽莎白和德希的婚姻。伊丽莎白和德希两人在初次见面的时候根本没有给对方留下什么美好印象,德希的傲慢和固执让伊丽莎白很生气,同时伊丽莎白的出身(即家庭背景)使得德希不屑一顾而忽视了其美德和优点。在这里,也充分体现了当时英国那些地位低劣的人很少有机会结识或者高攀上层社会的人的现实,也揭露了上层社会对底层社会的藐视,展现出当时处于资产阶级社会的英国阶级文化。在婚姻层面,不同阶级的年轻男女之间发展婚姻的几率非常小,英国社会提倡对等婚姻文化。当然,电影的价值除了揭示社会的现实之外,还提倡对黑暗社会的反抗。在当时的英国,尽管存在着不公平现象,但是在于爱情方面,相比我们中国还是自由得多,如在德希和伊丽莎白经过多次接触之后,德希发现了伊丽莎白的优点和可贵之处,历经多次被拒绝的表白,通过实际行动为打动伊丽莎白的心和消除对他的误会和偏见,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在德希的执著追求下,伊丽莎白为他的行动所倾倒,两人坠入爱河,并在精神上互相仰慕和欣赏,最终走进了幸福的婚姻殿堂。这也是电影的价值所在,电影在当时英国文化习俗背景下叙说着不一样的情节,彰显出创新、革命之力量。

(二)中英社会女子地位的比较

中国封建社会奉行的是三纲五常,在“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制度背景下,女子出嫁之前完全要听从父母,在出嫁之后完全要听从夫君,毫无半点自由和权力。在电影《神话》中,玉漱公主和蒙毅在经历重重困阻中彼此产生情愫,互相爱慕,但是他们并没有选择私奔,并没有半点非分之念而越轨。哪怕两人在从高崖跳入河中,二人湿漉漉的情况下,也无半点肌肤之亲。真可谓“发乎情,止乎礼”。可见,当时的社会文化和礼制根深蒂固于他们心中。玉漱即使身为一国公主,其命运仍不在自己的手中,更何况自己的爱情。尤其在进入秦宫之后,秦始皇亡,其生命都不能由自己做主,更奈何其他权利。可见,电影《神话》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古代女子的凄惨处境,也凸现出古代中国女子对自由爱情的向往。

然而在电影《傲慢与偏见》中,尽管背景为19世纪初期的资产阶级英国,阶级明显,铜臭味甚浓,但相对于古代中国,女子在家中地位有所提升,女人跟男人地位差距不大,女子的婚姻一定程度上建立在自己的爱情之上。比如简和宾利的婚姻就是建立在相互吸引和爱慕基础上的,他们是自由恋爱。再如德希和伊丽莎白两人,伊丽莎白有选择接受和不接受德希的权力,伊丽莎白有自己选择自己婚姻的权力,伊丽莎白有选择自己婚姻对象的权力,即使她有家庭地位和荣耀的考虑,最起码她的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可见,当时的英国社会中,女子是相对自由的。尽管有夏洛蒂和科林斯为了面包舍弃爱情的世俗婚姻以及丽迪亚和威克汉建立在情欲和美貌上的低级婚姻,这都不妨碍女子选择自己婚姻的权力。

三、中英爱情电影中文化因素的影响及其发展趋势

(一)文化因素对电影的影响

文化赋予电影内涵。任何电影都离不开文化因素,电影自问世以来,就没有离开过各种文化的影响。电影大多具有传统文化方面的内涵,从而可以触动观众的内心,引起观众共鸣。一部影片要有一个主题,这个主题有时就会涉及传统文化因素,如哲学或宗教,《耶稣受难记》《纳尼亚传奇》这两部电影就是关于宗教文化的电影。当然,爱情电影受传统文化因素的影响是巨大的,爱情电影所述说的爱情故事必须要有一个社会、时代背景,而在这个背景下,必定有着其潜移默化的爱情观、婚姻观以及女性观,于是不同的社会背景、时代背景所存在的爱情、婚姻、女性观都不一样。这一方面将影响着爱情电影题材的选择,一方面则影响着爱情电影情节的氛围,还会影响着爱情电影剧情的发展。比如《神话》中所处的故事背景是古代中国的秦国,当时的爱情婚姻观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女子在这个极度男权的社会没有自主权,那么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故事便开始了蒙毅为秦始皇迎亲并恋上玉漱公主的情节。再如在《傲慢与偏见》中,其所处的社会背景为19世纪初期的英国,那是英国处于资产阶级社会,其金钱和地位决定着婚姻,婚姻被当做巩固家庭经济、政治、社会地位的重要手段。在这种背景下才衍生出贝纳家五个女儿的婚姻故事,才有德希和伊丽莎白从彼此讨厌和不屑到彼此接触和理解再到彼此相爱和成婚的故事。可见,爱情电影也离不开文化因素,其也是传播文化的载体。

(二)中英爱情电影发展趋势

电影是文化传播的载体,任何一部电影都离不开文化因素,文化是电影得以存在和发挥价值的重要原因之一。在爱情电影中,无论是中国式爱情电影还是英国式爱情电影,其都不能忽视其所描述的社会背景下的爱情、婚姻、女性等文化因素,任何一部爱情电影要么是对某种社会背景下爱情观念的暗讽,要么是对某种自由爱情力量的歌颂,要么是揭示某社会背景下的黑暗爱情问题,要么是提倡某种追求爱情而铤而走险的反抗……总之,爱情电影发展都是在叙说着某种社会背景下或者某种社会关系下所发生的爱情故事,可能是美好的,也可能是凄惨的,但其终归要表露的是对社会某一爱情观或者婚姻观念的反映。

四、结 语

综上所述,每个国家的电影或多或少都蕴涵着本国的文化,中英爱情电影也一样,其都蕴涵着中英两国的爱情、婚姻、女性等文化因素。在《神话》中,电影体现了中国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爱情和婚姻观,也反映了古代中国年轻男女“发乎情,止乎礼”的恋爱精神,也映射出我国古代女子的弱势和凄惨状态。在《傲慢和偏见》中,电影充分体现了英国资产阶级社会金钱和地位在婚姻中的重要性,也反映了女子追求爱情自由、婚姻自由的勇气和精神。

注释:

① http://app.ent.ifeng.com/movie/detail/2585。

[参考文献]

[1] 简·奥斯汀.傲慢与偏见[Z].罗良功,译.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0.

[2] 马金海.爱情与金钱的博弈——《傲慢与偏见》中婚姻观剖析[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03).

[3] 王东. 旷世神话爱情——《神话》赏析[J].武汉电影学院学报,2012(11).

[作者简介] 刘睿(1972— ),女,河南鹤壁人,硕士,北京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化、高等教育。

1.头条娱乐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头条娱乐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头条娱乐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头条娱乐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头条娱乐网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