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报道新科技!全球首位3D版AI合成主播精彩亮相

网络 / 2020年05月22日 15:26
5月22日,全球首位人工智能驱动的3D版AI合成主播“新小微”正式“上岗”,报道了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开幕。“新小微”是由新华社推出的全球首位3D版AI合成主播,在全国两会开幕前夕正式亮相,这是继全球首位AI合成主播、站立式AI合成主播、AI合成女主播、俄语AI合成主播之后,新华社智能化编辑部联合某公司最新研发

新闻

5月22日,全球首位人工智能驱动的3D版AI合成主播“新小微”正式“上岗”,报道了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开幕。

“新小微”是由新华社推出的全球首位3D版AI合成主播,在全国两会开幕前夕正式亮相,这是继全球首位AI合成主播、站立式AI合成主播、AI合成女主播、俄语AI合成主播之后,新华社智能化编辑部联合某公司最新研发的智能化产品。

“新小微”走进虚拟演播室

据新华社报道,“新小微”的原型是新华社记者赵琬微,采用最新人工智能技术“克隆”而成。从外型上看,“新小微”高度还原真人发肤,在立体感、灵活度、可塑性、交互能力和应用空间等方面,较前一代AI合成主播(2D形象)有了大幅跃升。在数据采集阶段,赵琬微戴着数据采集头盔,几百个摄像头对其身体部位360度全方位“打点”扫描,采集每一处细节,并对其多种形态的表情和动作进行细致入微的捕捉记录。

赵琬微正在进行数据采集

据项目负责人介绍,和前一代AI合成主播相比,“新小微”实现了从单一景深机位到多机位多景深、微笑播报到多样化精微表情播报等进步,播报形态可通过不同角度全方位呈现,立体感和层次感明显增强。前一代AI合成主播只能在坐姿或站姿下做一些简单的手势。“新小微”不仅能走动和转身,还能摆出各种复杂动作和姿态。

此外,“新小微”以其“微模块化”的特性,实现了灵活“变妆”。她的发型、服饰均能根据不同新闻和场景变换,这些功能也是前一代AI合成主播所不具备的。

“新小微”播报新闻,面部表情生动自然。

新华社的报道中还指出,作为新闻界首位由人工智能驱动、3D技术呈现的AI合成主播,“新小微”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可量化生产新闻播报视频。只需要在机器上输入相应文本属性,“新小微”就能播报新闻,并根据语义生成相对应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

1.头条娱乐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头条娱乐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头条娱乐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头条娱乐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头条娱乐网编辑修改或补充。